最忆是南岳

发布时间:   作者: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文/高亚平

知道衡阳是在高中时期,这缘于读了范仲淹的一首词《渔家傲·秋思》,词里那句“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让我对衡阳向往不已。我当时就想,衡阳在什么地方呢?衡阳雁是一种什么样的雁呢?
  及长,方知晓,衡阳在衡山之南,因衡山而得名。衡山又称南岳,是中华五岳之一,以风光绮丽独如飞闻名天下,这更增加了我对衡阳的神往。奈何山水相隔,路途迢迢,我一直无缘以达。
  癸卯年秋天,因了甘建华兄的邀请,我终于得偿所愿,有机会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尽管只有匆匆三天,但亦让我对衡阳和南岳有了一点粗浅的印象。
  衡阳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自然风光秀美,是一座宜居宜游的城市。且不说衡阳城北面、近在咫尺的南岳古镇,漫步大街小巷,触目皆绿树,整座城市似乎笼罩在一片似有似无的绿雾之中,这让来自北方的我,惊叹不已。要知道,我离开西安时,西安已进入深秋,环城公园、护城河边,以及大街小巷、郊外田野、终南山上,树木已渐次变黄,树叶已开始飘零,而此间却还是一片葱茏,着实令我意外。造化钟神秀,信矣!
  拜谒南岳大庙,登临祝融绝顶,处处古树名木,满山满谷的蓊郁,更加深了我对这座城市的喜爱。
  记得到南岳当天下午,入住君雅洲际酒店,一个人静坐窗前,面对黛青色的群峰,边喝茶边看山,一看就是半个下午。那连绵的山峰,那漫山的绿树,那山间缭绕的云雾,以及山下沟壑里的流水,都让我着迷。绕城一湾水绿,开轩数朵峰青。有那么一瞬间,我感觉自己似乎成了一位古人,正曳杖行走在山水之间,而我的周围是彻天彻地的绿。
  南岳自然是有古意的,这古意来自于火神祝融,来自于佛道儒教,来自于福寿文化,来自于岳云中学和文定学校,来自于此间的人心。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古人口中的南山,实指南岳衡山。我在西安生活的岁月里,诗人薛保勤曾写过一首诗《送你一个长安》,这首诗里有两句,是歌颂西安这座城的名句:“一城文化,半城神仙。”我想,以之来形容南岳,也是非常精当的。
  在南岳采风时,我们有幸游览了位于掷钵峰东麓的福严寺。它初建于南北朝,山门上有“天下法院”的横额,两边有“六朝古刹 七祖道场”的竖联,即指这一段历史。后几经废兴,现已成南岳五大伽蓝最有名者。寺掩映在青山绿树中,寺周围及寺中古树颇多,尤以银杏为最。山门口三棵银杏始于唐代,寺内那棵则是慧思大师手植,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这几棵银杏树身粗可盈抱,枝干如戟,枝叶繁茂,望之如柄柄巨伞,插入云天。
  古寺古木,惹人发无尽幽思。而住持大岳方丈亦有古风,不仅人和善,修行好,还多艺,尤擅书,书名闻于海内,被人誉之“当今第一书僧”。应我们之请,法师为我们一行每人书一字,有书“福”字者,有书“寿”字者,有书“禅”字者,有书“茶”字者,有书姓名中一字者。我请书名中“平”字,法师提笔,蘸墨,沉吟良久,对我说,莫若书一“安”字,有道是平安是福。我颔首。但见法师笔走龙蛇,刹那间,一幅斗方即写就。钤过印后,法师含笑递给我,我连忙双手接过,深表谢忱。此亦算文事一桩,为南岳有古意、文化底蕴深厚一例证也。
  说到对衡阳的印象,不能不说到人,此间人亦平和、热情、阳光,为我所喜。就拿建华兄来讲,我们年龄相仿,又都喜欢文学,也仅在北京参加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会上见过一两回面。但就是这两次短暂的晤面,却已结下友谊,彼此来往上了,且一来往就是数年。前年夏天,他自青海转道来西安,我们还在曲江欢聚过一次呢。而那次聚会,也是他悄悄买单,让我这个地主,至今回想起来,还抱愧不已。此次参加由他组织的中国散文名家走进南岳采风创作活动,再次相见,我俩愈觉亲切。
  采风期间,建华兄不惮辛劳,忙前跑后,为文友们服务,更是让我感动。活动间隙,一夕,他和作家杨金砖还特意在夜市请我吃过一顿饭,喝过一次异蛇酒,也就是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中描述异蛇泡制的酒。可惜我因为身体原因,仅小酌数杯,但那份兄弟般的情谊,却能让我记念一生。
  湖湘行,最忆是南岳。而南岳让我难忘者,建华兄也。


编辑:一加(实习)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