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经典——另类思想实验(7)

发布时间:   作者: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古文名篇——思想实验宝地
  好的散文是文学领域的珍宝。同小说相比,散文虽然篇幅较短,但很多都蕴含着深邃的思想、深刻的哲理,所以古代不断有学者将散文名篇集结成册,刊行于世,以启迪智慧。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古文观止》,收录自东周至明代的文章222篇,皆为语言精炼、短小精悍、便于传诵的名篇佳作,其中收录的不少散文,是作者为表达观点或主张所构造出的精巧“思想实验”。选择其中的两篇,分别说说它们所蕴含的思想实验精髓。
  《桃花源记》是晋代诗文大家陶渊明的名篇,他所描写的“世外桃源”,多少年来,成为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作者借武陵渔人误入理想境界桃花源,出来后再寻时“不复得路”这一条主线,把理想和现实进行巧妙连接,通过采用真假结合、虚实相生的手法,勾画了一幅美丽、自由、平和、宁静的理想世界,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之美,表现了作者对当时糟糕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理想的追求。
  分析全文不难发现,渔人最初是心无杂念,单纯被美景吸引,因此就能够进入桃花源;一旦出得这样的幻境,心生杂念,即使详细做出标记,也进不了这样纯粹的理想境界了。这种完全在作者脑海里构造出来的“世外桃源”,亦真亦幻、似有还无,是典型的人文社科领域“思想实验”。或许正是这种乌托邦式的理想生活激起了读者的共鸣,所以千百年来,这篇文章魅力不减,成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一个缩影。
  不少古代文章大家,虽然没有亲临现场,却写出了关于那个地方的千古名篇,最典型的就是《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当年,范仲淹受其好友巴陵郡地方长官滕子京所托,为他重修的岳阳楼写一篇文章,以表功德。但之前,范仲淹从未去过此地,更未登上过岳阳楼,那么他何以写出如此气势磅礴的雄文呢?这就要从文学美的角度分析。一般来讲,文学之美更重要的在于想象,基本手法是构造。作家以深厚的学养为基础,结合人生体验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虚构出一个赏心悦目的境界,从而成就一篇篇瑰丽奇绝的文章。这就是典型的“想象力+实验”的文学创作手法,那个“此景”是可以虚构的,而“此情”却是真的,所以能打动人。

编辑:北月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