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平静
在中国的茶文化中,普洱茶可谓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口感和多样的功效,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令许多茶友为之痴迷。
说起来数年前就与普洱茶结下了茶缘,身边有一群普洱茶圈的挚友,然而自己对普洱茶却知之甚少。跟随通达的网路,追根溯源到普洱茶发源地西双版纳州古六大茶山及周边地区,我认识了年事已高依然精神矍铄的前辈制茶人,还有一批新一代技艺传承人。他们将制茶作为一辈子的事业,对于普洱茶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过往。聆听他们娓娓道来每一款茶的来龙去脉和茶马古道上的故事,每每令人心动,进而开始认真品味普洱茶的茶香茶韵,也因此发自内心爱上了普洱茶。
只有真正的好茶才具有核心价值,而一饼货真价实的好茶与原料、仓储不无关系。制茶的原料当以明前春茶为上品,而古树大树又因树龄长、多生长在无污染的自然环境之中为最佳。里外一口料、使用相同高等级别的原料是一饼好茶的象征,口感才能更加纯正。在环境优质的干仓存储下,普洱茶经过多年的陈化口感依然醇厚,不会带有堆味仓味霉味异杂味,撬饼时会发出清脆的声音,悦耳而治愈。
普洱茶的精髓在于越陈越香,无论生茶还是熟茶都各有千秋。生茶保留了茶叶最原始的本味,随着时间的推移,生茶会在自然环境中慢慢转化,口感也会变得更加醇厚、柔和;熟茶则经过人工渥堆发酵,褪去了生茶的青涩,茶性温和,滋味甜润,给人一种温暖、舒适的感觉。每日生茶熟茶交替饮用,汲取茶多酚中有效成分,既可提神醒脑提高工作学习效率,又可安神助睡眠,益处多多。
品鉴普洱茶是一场与茶对话的过程,通过观其色、闻其香、品其味,能更深入地领略到普洱茶的魅力。普洱茶在品饮前宜用紫砂罐紫陶罐醒茶,可唤醒茶叶活性,提升口感。而散茶转化速度更快,不用醒茶便可直接冲泡饮用,方便了许多,也减少了撬饼时易碎对茶叶的损伤。
一山一滋味,一水一味道,梗出甜、叶出味、芽出香。位于核心产区的双江冰岛在普洱茶的地位是无可撼动的。干茶条索均匀,茶毫密布,叶底厚实饱满,叶片完整油润,汤色金黄通透,浓郁细腻,蜜甜香冰糖韵,入口即甜,直接而纯粹;布朗山深处的老班章茶气足,但只有苦涩感是撑不起它在普洱茶中的龙头地位的,班章五寨古树金芽熟普选取纯古树原料,芽头占比达到百分之八十,茶多酚含量极高,用手轻轻触摸,丝绒一般的触感,茶汤为木质兰香,清幽高雅,倒茶汤时如同食用油般落水无痕,入口持久回甘回甜;倚邦茶山的曼松王子山大树茶作为有机认证茶属稀有品种,条索细嫩修长,茶汤干净清晰橙黄透亮,香气口感与众不同,叶底木质香气突出,馥郁丰厚的百花香,伴着淡淡的山野气息,前几泡就能达到微微的涩感瞬间化开的高度,两颊回甘生津;大雪山晒白属于三年以上的老白茶,有芽有叶有梗全叶料混拼,干茶是清晰的果香味,可闷可煮可泡,搭配陈皮可谓绝配。汤色呈金红色,高香高甜表现得淋漓尽致,入口瞬间被带入密林深处,即使喝到尾段,也是满满的香甜,从热杯到冷杯都会呈现蜜甜香,喝过之后,一定会成为每个人心目中的月光美人;易武刮风寨古树野生茶是高货的代名词,缘于刮风寨干净清晰、橙红透亮的汤色,丰富的内含物质,以及更胜一筹的浓郁蜜香和山野气息,快速回甘生津,使人舌底鸣泉;景迈大平掌头春古树茶,来自唯一的茶文化非遗产区,值得好好珍藏。干茶散发着清新香气,独特而浓郁的兰花蜜香明显,山野之气强烈,汤色呈现出橙黄透亮的色泽,叶底肥厚且质地柔软,口感微苦带甜毫无涩感,醇厚爽滑,一饮难忘。
还有昔归、弯弓、曼撒、麻黑、南糯山、困鹿山等等各个山头的经典好茶,都值得好好品味。
泡茶也是有技巧的,关系到茶汤的色泽、香气和口感。选用透气性良好的紫砂壶,或者方便观察叶底和汤色的盖碗来冲泡,能更好地激发普洱茶的香气和韵味;根据茶具容量,投茶量在5克至8克为宜,浓淡自由掌握;高温激香,冲泡水温以100益的沸水为佳,有助于茶叶内含物质的浸出,使茶汤滋味更加浓郁;第一泡洗茶润茶,第二泡以后5秒快速出汤,沿着盖碗边沿定点低冲,徐徐地缓缓地注水,尽可能减少对茶叶的惊扰,始终保留住茶汤的口感和品质。
原本只是普普通通的东方树叶,却因了不同的生长环境和悠久的历史,经过传统与匠心交融的制作工艺,凝聚了制茶人的智慧和心血,成就了茶文化代代传承。在沸水的冲泡下,普洱茶以其丰富的口感和显著的健康功效成为茶桌上不可或缺的天然饮品,同时还可收藏品鉴。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不妨泡上一杯普洱茶,让自己在茶香四溢中,感受那份宁静与美好,品味生活中经历苦涩后获得甘甜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