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文学的播火者

发布时间:   作者:胡宝林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文/胡宝林

著名诗人、《秦风》杂志社社长祁念曾老师,从深圳通过微信给我发来几张照片,我一看惊喜不已。
  这是1990年第五期的《作文导报》。封面是我印象极深的手掌一样的印象派的图案,“作文导报”四字是竖排的,火焰一样鲜红。二十多年来铭记在心的是这一期杂志发表了我的一篇作文《魏延像前的沉思》。这是我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可以说是处女作,当时我在宝鸡县(现宝鸡市陈仓区)蜀仓中学读初中二年级。
  写《魏延像前的沉思》,也算偶然。当时,我的语文老师是经常发表文章的温剑荣先生。温老师是岐山县人,个子高大,双目炯炯,知识渊博,讲课由课文生发开来,天南海北,独抒己见,又深刻,又生动,对我的思想影响很大。他不光是作家,还会武术,懂法律,那时乡上的人要打官司写状子,常常找他帮忙,他也常常相助。
  蜀仓传说是诸葛亮当年以山包假扮粮仓智斗司马懿的地方,离诸葛亮安营扎寨最后去世的五丈原不远。五丈原诸葛亮庙古庙会,每年春天举行,带着规模盛大的牲口、木材、粮食等集贸交易,跟者云集,名气远播。这个庙会,我小时跟过多次。1990年春的那次庙会后,温剑荣老师在班上布置作文,我以参观诸葛亮庙为题材,写了《魏延像前的沉思》。几十年后重读,依然能清晰地感受到高亢激荡的情感,蓬勃的锐气和锋芒。记得温剑荣老师批阅作文时,看到我写魏延“有点呆滞、沉静”时,在旁边画了个问号。但他看完后,明白了,他让我把这篇文章誊写了一份,他推荐给《作文导报》。
  不长一段时间后,当温剑荣老师在课堂上宣布《魏延像前的沉思》发表的消息,并朗读这篇文章时,我又激动又羞涩,仿佛全世界的目光集中到了我身上。
  算起来,这都是30多年前的事情了。温剑荣老师,后来我曾和一位同学去他家里看望过他。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在班车上碰见过一次,相谈畅快,他那时已调回老家工作。此后多年没能再相见。《作文导报》主编祁念曾老师,北京大学毕业,曾在宝鸡教育学院工作,1992年南下深圳办报,一直在深圳,现在又办《秦风》杂志。
  《魏延像前的沉思》这篇文章的发表,改变了我人生的走向。也是在那时候,我对自己写作有了自信。尽管,从小学起,我的作文屡屡被老师当范文给同学们读,但是公开发表,那是另一层境界。这对一个十四岁的少年来说,是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此后的求学历程中,发表文章这件事,是信心的来源,不断激励着我。后来考上了大学,报专业,毫不犹豫选择了中文。大学毕业后,回乡村中学当语文老师,不忘读书写作。六年后,考进报社,从事新闻工作,写作再次改变了我的命运。
  祁念曾老师后来回忆,《作文导报》创刊于1983年1月,在宝鸡出刊整整10 年,为1000 多位中小学生发表了文章。现在宝鸡文坛活跃的好多作家是在《作文导报》上崭露头角,走上创作之路的。祁念曾老师告诉我,我的老师温剑荣是他的学生。我没有感到惊讶。人一辈子,都在寻找和自己相似的灵魂,人也被相似的灵魂所吸引。我的成长受惠于一群相似的灵魂。这些相似的灵魂,是氤氲着文学情怀、铭刻着文学印记的灵魂,在人群中能彼此寻见。

编辑:一加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