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鱼茜瑶
那日雨后,未见阳光却也不阴郁,清清爽爽让人想起初泡的清茶。雨后的茶园一定别有姿色,这个想法油然而生后,我便驱车去了隔市的茶园,头也不回地奔赴进了春天里。
一路春意正浓,还未至茶园,空气中已有隐隐的茶香飘来,若即若离,这味道牵引着我,紧紧地。及至茶园,入眼盈盈明绿,目及之处万山尽染;浓郁的清醇之气,透着大自然的香气,猛地灌入鼻中。一瞬间,我感到自己仿佛与眼前这大片的茶田融为一体。这种感觉享受极了,舟车劳顿瞬时如远山的薄雾散在了云里。
茶田深处有一位茶农,远远望去被低矮的茶树包裹着,像是浓墨水彩画中的一抹颜色,融在了茶田里。我步入茶田,是位老者,他戴着斗笠弯腰静默地采茶,极度专注,我走近也未曾察觉。见他一下下采摘得利索,我向他讨教后便效仿起来,本以为掐掉芽芯便可,他急忙打断了我:“茶芽不能用指甲掐,要向斜上方轻轻用力提,否则损伤了断面会降低氧化效果,影响到茶叶的口感和新芽。”茶农笑笑,又缓缓地说:“这采茶,跟泡茶一样,要精细,更要静心,茶采不好,就泡不出它的纯净细腻,这一亩田内与田外是两个世界,品茶可以修心,采茶也是一种修心啊。”
听了他的话,我有些感动,想起陆羽茶经中对茶的描述:“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正如茶农悟出的人生真谛。
茶的采摘冲泡细致,茶汤茶香清淡又不张扬,爱它的人自然要有认真谨慎的态度和淡泊约束的心性。茶,似乎可以照见一种人格。正如东坡爱茶,他流放的一生里,茶便是他晦暗生命里的一束光,他以清茶配野菜,只言:人间有味是清欢。他将所有的壮阔失意都融入浅淡的茶汤里,而后发现人间最美好的原来是这清淡的欢愉。
茶生于天地之间,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它似乎是天地的一片缩影,杯中香茗的沉浮恰如人生百味,观茶心,人心,究极归于一心。这是对生命融合于天地的感知,这种感知,是回归自然,回归本我。
也许有人会说,茶不过是自然里的一株草木,对商人而言,茶的意义是用途,对植物学家而言,茶的意义是属性,而文学艺术家则赋予其精神品质,经由它照见心灵。茶里藏河,茶中有山,它似乎是天地的一片缩影,斜风细雨时,无须归,不过是山河一杯茶!
我想,赋予万物人类的情感,这,便是文化的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