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高盼成 通讯员 申腾)渭南市合阳县城关街道花园社区成立于1996年9月,位于合阳县城东南部,辖区面积1.6平方公里。近年来,花园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五项行动”为统揽,全力推行“四心”党建工作法,打造“邻里相亲 守望相助”社区治理新格局。
初心引领——从“小家”到“大家”
坚持党建为魂,筑牢基层治理根基,增强基层治理“主心骨”,构筑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浓厚氛围。
精细网格化管理,以300—500户为标准,设立一级网格8个、二级网络31个,三级网格114个,健全“党建引领、多网合一、一网统管”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建强“红色堡垒”,推行“将支部建在小区”,构建“四纵四横”党建网格链条,推动居民小区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缔结“红色盟友”,依托“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先后同辖区13家驻区单位签订共建协议,共同商议解决民生热点问题18件。
同心参与——从“失管”到“共管”
坚持自治为基,激发社区治理活力,让居民成为社区治理的“主动力”。
坚持协商为民,搭建“红色议事厅”“邻里议事厅”等议事协商平台,通过居民议、协商定、轮流督,妥善解决小区内地基下沉、楼外墙脱落等各类民生问题,形成“小区大小事、大家共参与”的共治局面。坚持群众为本,搭建“新心客舍”会客厅,采取实地看、入户访、意见箱,收集居民意见建议,解决巷道坑洼、暴雨防汛等群众生活问题。坚持德治为先,搭建“邻里共乐”平台,按照顺民意、暖民心、保民安要求,开展端午、重阳等节日邻里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评选表彰最美家庭、优秀志愿者、睦邻小区等优秀典范,逐步构筑起“邻里一家亲”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暖心服务——从“你们”到“我们”
将志愿服务融入网格化管理,实现志愿服务范围全覆盖、服务队伍专业化、服务项目清单化、服务内容精准化。
志愿服务暖民心。深入推进“五色花”志愿服务和在职党员进社区“双报到双服务”机制,动员辖区党员、热心居民、驻社区单位工作人员等加入“五色花”邻里互助服务队,认领邻里服务岗、“微心愿”、承诺践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挖掘能人集民智。全面挖掘网格内的修理“能人”、教师“能人”、法律“能人”、书法“能人”等各类能人信息,组建“小区能人团”,通过小区“邻里圈”微信群等方式,发挥专业人才优势,利用闲暇解决群众的急难问题。依法安民解民忧。推进“三官一律”进社区、下小区,开展“法律援助解民难”“防诈宣传解民忧”等活动,面对面为居民答疑解惑,促进社区和谐。
连心互动——从“陌邻”到“睦邻”
以“一核引领 多元共治”为思路,充分挖掘“服务”项目,通过“共谋、共建、共管、共享”,推动社区基层治理“精细化、精准化”。
“闪耀微光”暖心项目合力点亮居民微心愿。“闪耀微光,争当圆梦人”。社区主动收集居民“微心愿”形成需求清单,由辖区共建单位共同认领,签订了需求认领协议,在每季度末将“微心愿”实现情况进行公示,不断扩大“微心愿”活动的参与面和影响力。目前,共征集“微心愿”12个;“居民需求”20个;已被全部认领完成。
“暖心帮帮团”服务项目增强幸福家园共谋共建。针对独居老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等弱势群体,成立“暖心帮帮团”服务项目,积极吸纳辖区爱心企业、热心人士等“社会资源”主动加入,每月开展一次暖心帮扶活动,为行动不便发放“暖心联系卡”,方便特殊群体能第一时间联系到社区网格员,探索一条服务弱势群体的新模式。
“骑手微家”共享空间推动社区治理共管共享。在专职网格员的基础上,积极吸纳引导辖区新就业群体担任兼职网格员,实行“双向服务”模式,在提供休闲娱乐、饭菜加热、法律咨询、应急救助等服务的同时,发挥他们“流动前哨”和“城市探头”作用,及时化解公共设施破损、张贴小广告、杂物乱堆乱放等“家门口”问题50多个,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童阅空间”特色项目助升邻里家庭爱童育童。围绕“空间友好、机制友好、服务友好”,筹建“童阅空间”和“七彩假期”服务项目,宣传关爱儿童理念,提供就近方便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娱教育和亲子实践活动,满足儿童认知需求、活动需求、学习需求,推动儿童友好社区建设。
“公益集市”志愿项目增进社区服务便民利民。将公益服务与创新社区治理相结合,引入辖区共建单位、社会组织、社会企业等资源力量共同参与,把居民需求转化为服务项目,通过“零距离”模式,为居民提供便民代办、高龄年审、政策宣传、爱心义诊、家电维修、爱心义剪、中医推拿、法律知识宣传等一系列“家门口”服务,最大限度满足居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