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永兴坊非遗体验
陇县社火 张建英 摄
元宵节前后,陕西各地纷纷举行非遗类展演活动,当地市民和游客美美地过了一个年味儿十足的首个“非遗版”春节!
西安永兴坊:非遗体验“最中国”
2月11日,伴随着一声激昂高亢的华阴老腔,由西安市群众艺术馆、西安永兴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主办,西安市非 遗 保护 中心、西安市非遗博物馆、新城区文化馆承办的“‘西安年最中国’金蛇携‘艺’闹元宵·非遗体验活动”在永兴坊拉开帷幕。
活动现场,华阴老腔、陕北说书、提线木偶等非遗展演以及孩童共唱《西安人的歌》先后登台。同时,在舞台两侧的展位,关中礼馍、木版年画、棉絮画、泥叫叫、布艺、剪纸、糖画等20多项非遗技艺亮相,吸引大家上手体验。
一群身着汉服的孩童最为吸睛,他们穿梭在活动场地,一会儿学习非遗手艺,一会儿提灯歌唱,仿佛穿越了时空。在猜灯谜区域,写满谜题的纸条,既有趣味性又具知识性,游客积极参与讨论,气氛热烈。“陕西方言猜猜猜”环节吸引了众多游客。热热闹闹的滚元宵开始了,工作人员将馅料放在大箩筐里,里面是雪白的糯米粉,孩子们用力来回推摇,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元宵终于出来了。大家品尝着亲手制作的元宵,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西安市鄠邑区:图书馆里猜谜语对春联
2月12日元宵节,西安市鄠邑区图书馆内张灯结彩,第七届“闹元宵·猜谜语·对春联”活动在这里举行,600余名读者共度元宵佳节。
本次活动由鄠邑区文旅局主办,区图书馆、区诗词楹联学会承办,区摄影协会协办。工作人员精心准备了200条谜语和40副对联,内容涵盖字谜、俗语谜、文明礼仪、传统风俗及历史人文等方面。
现场人头攒动,猜谜高手凭借智慧迅速解开谜题,赢得掌声和奖品。同时,对春联活动也很热闹。书法家写出联语,孩子们挑选出对仗工整的对联,即可获赠全国春联大赛作品集。
鄠邑区图书馆馆长张杰表示,本次活动传承了经典文化,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为广大读者提供了高雅的文化体验。
陇州社火过大年
2月12日,2025年“我们的节日——陇州社火过大年”暨陇县民间社火艺术周集体游演活动上演。来自全国各地千余名摄影爱好者、十多万现场观众以及通过网络平台观看直播的千万网友大饱眼福。
上午10时,锣鼓震天,各式社火犹如一条开闸的河流铺展开来,“黑虎”与“灵官”走在队伍最前列,“关羽”“财神爷”紧随其后,身着铠甲战袍的装扮者,手持刀枪,威风凛凛,威武的“雄狮”前后跳跃,欢快的旱船来回穿梭,秧歌队翩翩起舞。一群百人少儿社火方阵成为全场焦点,“小关公”身穿绿袍,手持青龙偃月刀,威风凛凛,“小穆桂英”则身着战袍,手持长枪,英姿飒爽。规模庞大的车社火、玄妙险峻的高芯社火、妙趣横生的跷跷板社火、粗犷剽悍的背社火主办方供图(挈社火)等接连亮相,让大家目不暇接。当天,65支社火进行游演比赛,4300余名群众演员亮出拿手绝活。陇县人民随着精彩的社火走进春天。
铜川规模最大的社火巡演
2月12日,“巳巳如意铜川年”铜川市2025年社火创新大赛暨闹元宵民间社火展演活动在铜川新区举办。
本次展演涵盖“社火创新大赛”“社火巡街展演”“非遗集市”三大主题,汇聚43支表演队伍、15辆彩车、3500名演员。据了解,这是铜川市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社火巡演,现场观众达21.6万余人。
中午时分,新区正阳路彩旗招展,锣鼓喧天。在15辆主题彩车带领下,来自铜川市四区一县的代表队,打连钱、八阵鼓、舞龙、舞狮、秧歌、旱船、芯子等传统民间艺术依次展演,欢快的锣鼓声、助威的呐喊声、市民游客的叫好声,此起彼伏,气氛热烈。传统的秧歌社火伴随着各式创新表演登场,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铜川花月荟景区的非遗集市,集非遗展示、美食体验、休闲娱乐、商贸采购于一体,市民游客沉浸式体验,感受繁华浪漫的唐风汉韵和浓浓的烟火气。
渭南高新区:铁花飞舞“凤凰”飞天
2月12日晚,渭南高新区时代广场举办元宵节活动,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夜幕垂下,红红的花灯照亮了人们的笑颜。市民们漫步其间,或拍照留念,或驻足细赏,皆沉醉于这温馨浪漫的节日氛围中。打铁花可谓是此次活动的重头戏,只见艺人们将滚烫的铁水猛力击向天空,瞬间璀璨夺目的金花照亮整个夜空。带火的无人机幻化为绚丽的飞天“凤凰”,周身火光闪耀,于夜空中舒展“羽翼”,灵动而壮美。
此次元宵节活动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让大家感受到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与传承。
渭南市蒲城县:猜灯谜 学交规
2月12日,渭南市蒲城县公安交警来到槐院里文化景区开展“猜灯谜 学交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民警以提问方式设置交通安全灯谜,群众在互动竞猜中学习交通法规,民警为大家送上印有交通安全宣传标语的手提袋。同时,民警普及交通安全知识,讲解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并劝导群众骑乘电动车时要正确佩戴安全头盔,驾乘车辆时要系好安全带,还特别提醒广大驾驶员做到“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文明安全出行,共同营造人人关注交通安全、人人抵制交通违法的浓厚氛围。
咸阳市礼泉县:民俗节目轮番上演
正月十五与十六的清晨八点,咸阳市礼泉县城的主街两侧已被市民早早占据,一年一度的元宵盛会来了!随着耍社火、舞龙舞狮、扭秧歌等传统民俗节目的轮番上演,元宵节庆典被推向高潮。
来自各乡镇、各单位的耍社火队伍身着彩色服饰,在锣鼓声中翩翩起舞。一条条“巨龙”盘旋起舞,一只只“雄狮”翻腾跳跃,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一辆辆精心装点的彩车,生动描绘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的宏伟愿景。
随着夜幕降临,礼泉县城被一盏盏精美的花灯点亮,人们穿梭在灯海中,共同感受着这份节日的喜悦。在皮影戏的演出场地,观众们聚精会神地欣赏着幕布上的光影交错。一盏盏精美的灯笼下悬挂着各式各样的谜语,吸引了众多参与者。“点花台”是礼泉县元宵节经典娱乐项目。其艺术造型巧妙融合本年生肖元素,由文化馆的艺术大师精心绘制成布图。随后,各式小花朵被点缀其上,而这些花朵之下则隐藏着不同的数字,对应着观众参与点花时获得相应奖品,传递着吉祥与好运的美好寓意。
“灵蛇献瑞闹元宵”,闹的是新春的欢笑、耍的是文化的绵延、比的是团队的协作、争的是齐心向上的精神风貌。在广大民众的鼎力支持和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之下,礼泉县定能日益昌盛,百姓的生活也必将越来越好。
延安新区:千架无人机秀长空
2月12日晚,延安过大年“星光闪耀 万象更新”2025年延安新区无人机表演活动在人民公园广场上演。1000架无人机通过在夜空中变幻不同的图案,为大家呈现出一场视觉盛宴。
晚8时,一架架无人机升空,一条“巨龙”腾空而起,盘旋舞动。伴随着无人机点点灯光的变化,一幅庄严的黄帝像呈现在大家眼前,随后出现的是延安标志性建筑宝塔山,接着延安苹果、安塞腰鼓、延安新区路网图、蝴蝶、西延高铁、蛇盘兔剪纸图案、2025年新春图案等一一呈现。无人机表演后,南广场还安排了精彩的打铁花表演。
汉中:非遗展演走进古镇
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汉中市汉台区褒河古镇迎来“非遗闹古镇 欢乐过元宵”春节展示展演活动。
此次活动由汉中市文旅局主办,汉中市文化馆、汉中市非遗保护中心、汉台区河东店镇政府承办,汉台区文化馆、汉台区非遗保护中心、南郑区文化馆、南郑区非遗保护中心、汉中市群文器乐协会协办。
上午10时,汉台区龙江舞龙队队员手持“巨龙”,在锣鼓声中翻腾起舞,时而“金龙盘柱”,时而“龙腾九天”,气势磅礴。紧接着,舞狮登场,它们或腾挪跳跃,或摇头摆尾,还与现场观众亲密互动。在舞狮队员的邀请下,小朋友们纷纷上前抚摸狮子头,祈求新年好运。
川剧变脸,只见演员手一挥、头一扭,瞬间变换出各种脸谱,或喜或怒或哀或乐,令人目不暇接,拍案叫绝。伴随着欢快的民间小调,演员们划着采莲船,载歌载舞,展现出一幅幅生动有趣的民俗画卷,带领观众感受浓郁的乡土气息。
除了精彩的非遗表演,活动现场还设置传统技艺展示区,掐丝珐琅、麦秸秆画、拓印技艺、焦墨绘画……不仅让观众感受到传统工艺的精湛,也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非遗美食展示展销区,汇聚了汉中地区众多传统美食,市民们品尝美食,赞不绝口。汉中市群文器乐协会的艺术家们带来精彩的民族器乐演奏。
中心舞台文艺展演更是精彩纷呈。演出在激情澎湃的开场舞《舞出新时代》中拉开帷幕。京剧《沙家浜》选段《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男女声合唱、独唱、二重奏等曲目也精彩纷呈,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唯美动人的舞蹈《旱莲赋》,展现了汉中独特的湿地文化和自然风光,为这场非遗盛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汉中市将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非遗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刘青 杨红军 成艳妮 张颖 高盼成 高帅 唐伟
通讯员 张建英 李欢 张娴 李懿轩 曹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