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蒲城县:研学欢乐开启新年序章

发布时间:   作者:高盼成 邢萌 魏格瑶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高盼成 通讯员 邢萌 魏格瑶)蛇年新春,告别千篇一律的假期模式,踏上研学旅行的征程。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起,在探索中迎接新年的第一缕曙光。走进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赴一场古韵流芳的研学之旅。

秦东厚土,双塔巍峨,唐陵雄伟,探秘时间,体验科考,汇史河之浩瀚,萃人文之琳琅,承千年之古韵,启研学之新航。

蒲城研学基地推荐:

清代考院博物馆——百年考院耀秦东 文脉传承历千年

1.jpg

蒲城县清代考院博物馆(本文图片由蒲城县文化和旅游局提供)

希君生羽翼,一化北溟鱼。蒲城县清代考院博物馆是在蒲城考院旧址上成立的一所专题性遗址博物馆。位于蒲城县东槐院巷17号,始建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占地面积6200平方米,主体建筑坐北向南,依次建成有门厅、考舍、伦秀堂、浴室院、官厅、厢房等70余间,是全国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童生考试建筑群。蒲城考院作为清朝科举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浸透着历史的风霜传承千年文脉,“大道至公 选贤以能”的选才制度,成为中华文明史上一颗闪耀的文化符号,对中国教育、文化、经济、科学等领域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目前,蒲城考院已成为一座集研究科举制度、展示科举文物、传承优秀文化及开展研学活动于一体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从这里出发,收获成长。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从这里出发,迈向成功。

蒲城县博物馆——珍馆纳千秋瑰宝 古邑展万象风华

2.jpg

蒲城县博物馆外景

蒲城县博物馆位于蒲城县红旗路中段(原正街14号),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蒲城文庙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崇寿寺塔两处古建筑为馆址建立而成,占地约16600平方米,馆藏文物4700余件(组),等级文物500余件(组)。藏品包括史前古生物化石、新旧石器时代石器、骨器及各历史时期的青铜器、陶器、金银器、铁器、碑刻、造像、书画等25个门类。藏品以汉唐文物为主,尤以陶俑、石刻、书画最具特色,其中隋持节大将军苏孝慈墓志、唐高力士神道碑、唐金仙公主带盖墓志等五块碑石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本馆常年陈设6个基本展室,共1400余平方米,以文物结合图文展板的形式展示史前时期的蒲城、历史时期的蒲城、蒲城古建和蒲城历史名人等内容,全方位展现了蒲城当地的历史文化,是领略蒲城千年文化传承的重要窗口,现已获评“国家三级博物馆”。

杨虎城将军纪念馆——英雄浩气千秋凛 馆宇崇光励后人

3.jpg

蒲城县杨虎城将军纪念馆

蒲城县杨虎城将军纪念馆位于蒲城县东槐院巷29号,原为杨虎城旧居,始建于1934年。杨虎城旧居为关中典型“四进式”建筑,分东、西两院。东院为正院,曾是杨虎城将军及其家人的居住地;西院为偏院,为杨虎城将军的花园及书房。整体建筑为土砖木结构,布局典雅简洁,朴实无华,占地1376平方米。旧居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陕西省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馆内陈列展览以爱国主义为主线,展出大量珍贵历史图片、遗物、实物等,全面反映杨虎城将军的生平事迹和历史功绩,内容丰富,史料翔实,是进行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和场所。

王鼎纪念馆——蒲邑忠魂垂史册 鼎堂浩志耀乾坤

4.png

蒲城县王鼎纪念馆

蒲城县王鼎纪念馆是以清代爱国名相王鼎的故居为馆址复建的纪念馆。王鼎故居,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是典型的关中民居建筑。1997年香港回归之际,王鼎后裔六世孙王丽棽女士遵照先父王菊人遗嘱,将关中典型民居建筑故居一院捐赠给政府,故居占地面积1060余平方米。王鼎纪念馆共展出七部分内容,分别是砥砺成才、显赫政绩、尸谏成仁、家风家训、文化成就、千古流芳和碑刻艺术。这些内容涵盖了“政德为先、廉政为本、家风为基”三个方面,集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艺术于一体,生动形象展示了清代名相王鼎清廉为官的一生,现为市级廉政教育基地、渭南市家风教育基地、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桥陵——千载桥陵藏旧梦 四方游客觅唐风

5.jpg

桥陵

桥陵建于唐玄宗开元四年(公元716年),是唐睿宗李旦的陵寝。李旦是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第四个儿子,唐玄宗李隆基的父亲。唐睿宗李旦在位8年,正式执政两年半,三让天下(一让母亲武则天,二让兄长李显,三让儿子李隆基),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坚实基础。桥陵依山为陵,绕山筑城,在山腹凿石造墓,四面各开一门,门前两侧均有门阙和石刻,陵园总面积20余平方公里,内城占地面积8.6平方公里,周长13.34公里。今四门遗址及地面石刻尚存,现存石刻47件,高大精美,富有写实性,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陵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鼎盛时期的遗存代表,有“桥陵石刻甲天下”“露天博物馆”之美誉,是陕西东线旅游重要节点,是盛唐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缩影。

时间博物馆——馆纳时间凝旧忆 史呈故事启新知

6.jpg

时间博物馆一角

时间博物馆位于渭南市蒲城县金帜山东侧,与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唐宪宗景陵相邻,是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试播的国家第一代短波授时部,占地81亩。时间博物馆以国家授时中心蒲城短波授时台旧址为馆址建立,旧址始建于1966年,1970年9月建成,同年12月10日开始试播,1998年停用,旧址整体封存保护。2018年由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联合蒲城县人民政府共同打造时间博物馆,项目采取原址保留,就地改造提升的方式进行,以“北京时间从这里发出”为主题,通过“中国古代计时制度”“近现代的计时仪器”“神秘的‘326’工程”,将时间测量与发布的过程进行创意化、时尚化、情感化、科技化的展示和表达,完整揭开了“北京时间”的奥秘。展馆凝聚着中国科研人员的智慧与奉献,已成为“淡泊名利、甘于清贫、无私奉献、科技报国”科学精神的有效载体。集科普教育、参观游览、心灵感悟、文化体验、旅居度假为一体,以拓展体验为核心,以弘扬“326西迁精神”为主线,诠释授时对人类社会进步和文化文明的深刻影响,对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增强科学素质教育、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科学家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对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林则徐纪念馆——林公风范传千古 馆舍遗踪鉴赤心

7.jpg

蒲城县林则徐纪念馆

蒲城县林则徐纪念馆位于蒲城县杈把巷6号,是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陕西省禁毒教育基地、渭南市廉政教育基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46年林则徐被任命为陕西巡抚,期间曾请假三个月专程来到蒲城,为在鸦片战争中尸谏而亡的恩师王鼎守心丧。来蒲城的这一段时间就住在已经辞官回到故里的王益谦家中,该宅院也是林则徐三次来陕唯一保存下来他居住过的寓所。纪念馆共设9个展室,展出林则徐的生平事迹、禁毒专题展、林则徐在陕西、林则徐来蒲墨迹及历史文物300余件,历史图片600余幅。紧密围绕王益谦寓所的历史内容,真实再现了林则徐和王鼎的生死爱国情谊。纪念馆建筑是关中典型的四进式庭院,院内青砖墁地,飞檐斗拱,各类木雕、花板、窗棂,内容丰富,令人目不暇接,虽经百年岁月的沧桑洗礼,依然展现着她的美丽和风采,为我们追寻中华文明的历史渊源提供了最为直接的载体。

老影院电影博物馆——旧厅故事传光影 焕彩聚史绽新光

8.jpg

蒲城老影院电影博物馆

蒲城老影院电影博物馆,是在蒲城县原电影院(电影院始建于1959年)的基础上改造而成,是一座以展示蒲城电影管理与放映历史为主,中国电影发展与技术变迁为辅,突出陕西地域影视特色,并结合影院放映功能于一体的专题性电影博物馆。共分为博物馆展陈区和老电影放映厅两大展厅。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展厅共分上下两层展示,讲述着这座电影院昔日的辉煌,记录了几代蒲城人对电影艺术的喜爱与追求,同时再现了百年电影史的发展脉络。以实物陈列、场景体验、多媒体互动为主,结合图文介绍等生动形象的博物馆展陈方式,辅以老电影观瞻,挖掘人们记忆深处的电影情节和有关于电影的故事,放大电影文化影响力,打造渭北乃至关中地区独具魅力的电影文化高地,成为槐院里历史文化街区博物馆群落建设的典范。

研学线路推荐:

9.jpg

研学线路一

10.jpg

研学线路二

研学小亮点及蒲城美食推荐:

11.jpg

研学小亮点

12.jpg

蒲城美食推荐

蛇年新春,奔赴蒲城!在古老的建筑间漫步,聆听岁月低语,感受先辈的智慧与匠心;亲手参与传统技艺的制作,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观赏各种花式文旅活动,体验浓浓的年味与民俗风情,每一次尝试都充满了新奇与乐趣。在研学旅行里,触摸历史温度,感受民俗魅力,让孩子的假期,既有欢乐,更有成长,解锁独特年味,收获满满知识,开启精彩蛇年。


编辑:佑怡           责编:小木           终审:张建全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