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先生”全名“德高望重先生”,“自先生”全名“自以为是先生”,两人都是我的前辈,斗胆高攀一下,也都算是我的朋友。两人均性格鲜明,都极为自信,每次跟他们在一起,一向不怎么自信的我,都会像是变了个人似的,以为“老子天下第二”,要说第一,当然是“德先生”或“自先生”本尊莫属。
每次跟“德先生”一起吃饭,饭至中途,就听“德先生”爽朗的笑声几乎要划破云层,说起全球的小说写作,“德先生”气概豪迈,认为马尔克斯偏狭,托尔斯泰啰唆,陀思妥耶夫斯基阴郁,一番比划下来,顿时让我觉得,切,那些所谓的名家大家,都是些什么破玩意儿呢!要说小说写得好的,那还要数俺们“德先生”。
“德先生”之所以会叫“德高望重先生”,意思正如字面所说,是指先生的德行、品格、名望等等,皆高过人群中的大多数。
社会上有一些人,我是指那些肉眼凡胎的大多数,因为认知低下,思想高度欠缺,对“德先生”的理解总不到位,比如他们看不出“德先生”文字的高明,看不出“德先生”品格的高尚,甚至意识不到“德先生”名望已经有多么了得,这实在是宇宙间众多悲催事件中最为悲催的一桩。为此,“德先生”的内心,时常满溢着愤懑,可惜,碍于自己的声望和名声,好多时候,“德先生”也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相比之下,“自先生”可就活得潇洒自如多了,“自先生”的性格正如他的姓名。觉得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不管自己怎么做、怎么说,原因都只有一个:因为自己是对的,因为自己有理。“他娘的,你跟老子废什么话?莫非理还能站在你那边不成?瞅你那熊样!”“自先生”常常这样说。列位看官不要误会,以为他在骂人。没有,“自先生”一丁点骂人的意思都没有,他只不过是在阐述一个客观事实:我说的都是对的。你说的若跟我一致,肯定也是对的啊,若不一致,对错还用得着说吗?
每次跟“自先生”一起喝酒,酒至中途,就听“自先生”尖利的笑声几乎要穿透星空,谈到全中国的散文创作,以为鲁迅过于尖刻,王小波不够正经,汪曾祺太过寡淡,朱自清有些浅薄,周作人人品不行,至于说杨朔之流,更是上不得台面,说来论去,最牛掰的那当然还是自己。
多年以来,我一直是“自先生”和“德先生”的忠实信徒,不管这信徒是因为恭维还是因为喝酒得来的,这些一点儿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是“自先生”和“德先生”的忠实信徒!
最近,“自先生”不知是童心还是花心或者自信心太过爆棚,搞起了一个什么世界文学排名,我一看,连我这个被不少人耻笑文字不入流、思想无比浅薄的人,都蹲在名单正中,这虽说有些可笑,对我来说,却是乐事。为此,我强行请“自先生”喝了三次酒,第三次喝酒的时候,因为大家都很高兴,连喝六瓶,结果,“自先生”喝酒喝成了胃穿孔,现在还没有完全康复呢。还好有“德先生”。“德先生”不但品德高尚,而且向来滴酒不沾,他三十五岁就开始养生,理想是活够一百九。“自先生”倒下后,得亏有“德先生”,他将“自先生”的排名扫过一眼后,不禁大为赞叹,因为“自先生”名单里排在第一位的,正是“德先生”。当然,对于除过自己的其他人,“德先生”都有些大不以为然,但是排名排名,如果只单列自己一个,显然也不妥,所以“德先生”还是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名单进行了重新组合。我因为是“德先生”的信徒,虽然实力孱弱,名字最终还是被保留下来,只是这一次,我的名字被放在一个无人注意的犄角旮旯,好在,毕竟还是上了榜,为此,我特意孝敬了“德先生”一尊佛。
我以前曾听博学的“德先生”讲过,佛经里有五眼之说:一曰肉眼,二曰天眼,三曰慧眼,四曰法眼,五曰佛眼。我们大多数人,就如我这样的,都是肉眼凡胎,“自先生”能够在浩瀚人海里搞出这么一个精准高妙的排名,最次应该是已达慧眼,因为,只有慧眼,才能识珠嘛。至于“德先生”,起码我个人认为,不抽烟不喝酒的他,已拥有佛眼一双,这也正是我经过多番琢磨,对症下药送他一尊玉佛的根本理由。
文章结尾,有件事必须老实交代,那就是,某种程度讲,世界上压根不存在“德先生”和“自先生”,但换个角度说,“德先生”和“自先生”则不但存在,甚至有时候是有着两副不同面孔的同一个人。他之所以自以为是,是因为德高望重;因为德高望重,他当然也就有权自以为是。反正吧,不管你们怎么说,我永永远远都是他们的忠实信徒!哼,你们爱咋说咋说,我就不信,莫非理还能站在你们那边不成?
“德先生”和“自先生”
发布时间:
作者:舒敏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