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 (全媒体记者 梁飞燕)2月2日正值农历正月初五,西安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广场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由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西安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协办的“2025西安市非遗庆新春・古城过大年” 展示展演活动正式启幕,本次活动以 “古都启新禧・非遗绘锦年” 为主题,围绕 “非遗 + 春节” 精心策划,通过开幕仪式、非遗代表性项目展示、春节文化展、非遗焕新表演秀四大板块,全方位展现西安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创新活力。
活动在气势恢宏的《龙腾盛世鼓》开场表演中正式拉开帷幕,鼓槌携着千钧之力穿透长空,直抵人心。启动仪式上,嘉宾们重重敲响大鼓,雄浑激昂的鼓声仿若时代的激昂号角。
“春节,作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情感与信仰,非遗则是千年文化长河中奔腾不息的鲜活传承。”陕西节庆文化促进会会长阎建滨满怀热忱地呼吁:让春节文化搭乘非遗这趟文化快车,跨越地域与文化的藩篱走向世界,积极推动传统与现代深度交融。
随后,一系列文艺节目依次登台亮相,为现场观众呈上一场非遗文化视听盛宴。蓝田酒歌《酒歌庆丰年》中,演员们高亢激昂的唱腔,一招一式皆刚健有力,举手投足间尽显秦人雄浑豪迈。舞蹈《凤鸣朝阳贺新岁》的舞者们仿若振翅的凤凰,于光影交错间翩翩起舞,用曼妙的肢体语言诉说着对新年的美好祝福。眉户曲子《劳动欢乐颂报新春》饱含着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忱挚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秦腔经典选段《表花》将人物的喜怒哀乐、嗔痴怨怒精准诠释,让观众真切触摸到秦腔这一古老艺术的肌理。木偶戏《大圣闹新春》中,孙悟空仿若从神话中跃出,灵动的双眼顾盼生辉,那蔑视一切的神气与勇往直前的无畏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梨花颂》则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诗意画卷,让观众在这古韵悠悠里,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精神力量。红拳武术《炫武中华》的武者们那迅猛的攻势、稳健的步伐,尽显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
踏入非遗展示区,15组省级和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承载着陕西这片土地的千年记忆与传承脉络。每一件非遗作品,都是非遗匠人们于漫长岁月里潜心钻研的结晶,市民游客在这里仿若推开了历史与文化交融的大门,能感受其穿越时空的独特魅力。同时,大家还能挑选心仪的非遗好物,让非遗不再只是展馆展柜中遥不可及的展品,而是真正融入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春节文化展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为主题,以“礼、乐、食、饰、景、器”为脉络,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开启新年序章,到正月十五元宵佳节的热闹团圆落幕,将春节期间的非遗文化瑰宝一一呈现。传递出浓郁的年味与强烈的文化自信,唤起人们心底的春节记忆,让这份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现场还有非遗焕新表演秀精彩上演,灵动的醒狮在地面欢腾跳跃,大头娃娃迈着憨态可掬的步伐,财神爷笑容满面为众人送去新春祝福。这些传统非遗表演,巧妙融入现代元素,焕发出全新活力。黑神话悟空NPC以独特造型亮相,与古老的非遗表演碰撞出奇妙火花;诗人李白与观众欢乐合影,完美实现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此次“非遗庆新春·古城过大年”展示展演活动,不仅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浓郁醇厚的年趣年味,更通过非遗文化的创新展示,有力推动了非遗传承与发展的深度融合。记者了解到,该活动从2月2日持续到2月4日(农历正月初五至初七)。西安市将继续以非遗文化为纽带,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