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墨耘
最后说说苏轼的品山之作。
苏轼被贬黄州遇赦北归,顺道游览庐山。此时的苏轼,经过乌台诗案和黄州深思,已经脱胎换骨,不仅写出了前后《赤壁赋》这样的千古雄文,而且创作出了《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众多震古烁今的诗词名篇。游历庐山时他心情十分舒畅,但有不少古贤的诗词名篇在前,要写出不一样的妙趣,何其之难!苏轼不愧为千年一遇的大才,他在游历庐山一路景色后,写出了这首思致渺远的名诗: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把在庐山见到的奇景,与自己四十几年来的人生感悟相结合,生发出了这首深含哲理的诗。与其说他是在赏庐山,不如说他是在品庐山、品人生。
苏轼在长期宦海生涯中,经历了对王安石新法从全盘否定到觉得新政也有其好处的转变,可见苏轼是一个善于思考、人格独立的真君子。这样的人,虽然不一定为时代所容纳,但“真金不怕火炼”,时间越久,他的人格魅力越为人称道。他对事物的看法,不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关系,所以他自称“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著名学者林语堂说:“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十分贴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是从自我肯定方面下笔,说明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则从否定方面发力,说明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后者更深刻、格局更大,意境也更高远。
文学的厚度最终要靠历史的深度来检验。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多一时的热门文章转眼就成了过眼云烟,只有那些思想深刻的作品才能经受住检验,历久弥新,成为穿越时空的名篇。这四首名诗,都是作者亲临名山有感而发的心声。山不在高,有内涵则灵。这些山,因为有了这些著名诗篇,也就更着灵气。这些诗,也因为这些山峰,而成为一座座诗峰。山和诗、诗人和哲理在机缘巧合下,实现了相得益彰的和谐统一,成就了影响深远的经典,这是山水之幸、诗家之幸,更是后世读者之幸!这些璀璨的诗篇,将永远回荡在历史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