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剁荞面

发布时间:   作者:雷柯霖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文/雷柯霖

光阴荏苒,转眼间外婆去世已经27年了,我现在提笔写外婆实在是有些太迟,这些年,我们只是记起来说说而已,竟没有为我可亲可敬的外婆写点东西。

最近老是有外婆口头禅在脑际里转来转去,于是就想起外婆在世时那些点点滴滴,想起她音容笑貌,就想起她为我家辛苦操劳的情形。

外婆生于辛亥革命期间,她是个苦命人,一辈子没念过书,不认识几个字;生活清苦,吃过糠、咽过菜,和外公结婚后便支撑起了一个大家庭的门户。她犁过地、抓过粪、背过柴、放过羊,什么苦活累活都干过。一辈子只生了两个儿女,然而一个男儿却在少年就夭折,终没成人,就只有母亲一个女儿。外公又早早过世,外婆忍受了失去亲人的痛苦与煎熬,和母亲相依为命,所以对母亲疼爱有加。

母亲是个赤脚医生。1979年我们分了家,母亲恰好又被抽到政府搞计划生育,父亲要上山种地,家里吃饭成了最大的问题。经过再三论证,终于决定让外婆来我们家做饭。那时我们家底很薄,因此外婆时常为我们如何过上好光景而思前想后、牵肠挂肚。

外婆来到我们家时已经是70岁的老人了。她和我们共同生活了三年。记忆中,外婆个头略高,脸颊微凸,牙齿已经脱落得没几颗了,所以吃起饭来下巴上下浮动尤为明显,那时我却觉得好笑。老眼昏花的外婆,时常会认错人。她梳着旧时的发髻,有时会卡着一个祖传的银发卡,但大多时间喜欢戴她那黑布平绒小帽。上衣是大开襟,时常缝补清洗,看上去倒也干净整洁。佝偻着背,两腿也罗圈了,两脚是典型的三寸金莲,走路时从不离拐杖。身体虽然消瘦,但人很精神。

外婆脸上总是挂着和蔼的笑容,待人热情。我们家距离其余住户较远,相当于独村,白天我们上学了,父亲上山劳动,家里就剩外婆一人,连个说话的都没有。外婆十分孤独,于是她蹒跚地来到硷畔上瞭望大路过往行人,谁要是能站下来和她说说话,她就十分高兴了,而且晚上能把谈到的话题原本原地向我们重复絮叨几遍。外婆很好客,家里要能来个亲戚,她便死活不让客人早回,非要人家留下来和她唠唠家常不可。

外婆虽然上了年纪,但做起家务活来干脆利落,从小学得一手好茶饭,扣酱酱咸、卧醋醋酸、酿酒酒烈、漏粉粉长。我喜欢吃外婆蒸的白面馍。外婆经常说:“白面馍馍脸蛋光,黄米馍馍烂脊梁。”外婆剁得一手好荞面,每次剁起荞面来噔噔作响,剁出的荞面细致均匀,正是:巧手剁面细如线,煮进锅里莲花转,细格匝匝捞一碗,吃到嘴里舍不得咽。

浇上一勺臊子汤,那简直是陕北风味美餐中的一绝。

外婆经常劝我们做的家务活无外乎劈柴、驮水和推磨。给我印象最深的三句话是:“这些柴扎儿害哇的”“快驮水去,缸把把儿朝天了”“吃的什么面儿也没了”。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外婆围着锅台转了一辈子,但没有柴米油盐,就很难埋锅造饭。过去我们那一带做饭生火的燃料主要是从山沟里背回来的带刺柴。从我记事起,山沟里的杨木柳木杠木等好烧的落叶乔木都已经砍光了,剩下的柠条、大马罗、小马罗等等灌木,也被村里的人们一大片一大片砍下来背回去烧火。外婆的眼睛昏花了,生火常常被刺扎破了手,所以经常让我们把带刺长柴剁碎了,用火叉就能容易填到灶膛里去,生火既快又不扎手。

现在想起来,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在生活条件十分差的情况下,一天三顿流水,还能日复一日坚持下去,真的不知道外婆内心有过多少苦楚。

我们家地势比较高,吃水很困难,外婆就怕没水按时做不好饭,于是经常吩咐我们早点回家,早点驮水。她视水如命,从不浪费一滴水,夏天下雨外婆叫我们收集雨水;冬天下雪,让我们收雪化点水洗衣喂猪。淘米水用来洗菜,洗完菜再洗涮头遍锅碗瓢盆,洗锅水再给猪狗喝。

刚分开家后,我们处于贫瘠时段,但外婆总是变着花样给我们做饭,有时不免也会抱怨没油没面,做不出合口入味的饭菜。

多年过去了,我忘了,忘记了时间的残酷,忘记了人世间那不堪一击的脆弱。“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当我正感悟到该疼爱和孝敬外婆的时候,外婆却带着晚辈们的伤心和牵挂与世长辞了,我失去了那无法再有的机会。

我特意赶到外婆的墓地,给她点燃了冥币,希望她老人家能够收到我对她的思念。面对那一抔黄土,我只是静静地跪着,跪着。听周围风声和虫鸣,我相信那是外婆在对我说:孩子,好好工作,听领导话,不要和同事吵闹;好好过光景,疼爱老婆孩子;好好生活,认真对待每一天,尊敬自己该尊敬的人。

站起身来,扑扑身上的泥土,心灵有了一种莫名的伤感,离开尘世喧嚣,抛开三千烦恼,外婆的灵魂在天堂安详,我的怀念在天堂流淌,物是人非两茫茫,阴阳相隔好凄凉。

敬爱的外婆,您安息吧!


编辑:林夕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