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作者: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宋光)1月11日,记者从陕西省水利厅获悉,目前,据不完全统计,陕西省1950年以前遗存至今的工程类、管理类水利遗产和历史典故、民俗传说等非物质水利遗产达500多处(件)。为更好延续其文化生命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陕西省水利遗产认定管理办法(试行)》近日印发施行。
近年来,陕西省水利厅高度重视水利遗产保护利用工作。“郑国渠”“汉中三堰”“龙首渠引洛古灌区”“凤堰梯田”先后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陕西水利博物馆、渭南洛惠渠灌溉文化展览馆等博物馆群建设有序推进,推出多部水文化书籍和纪录片。水文化建设意识增强,保护工作力度加大。
据了解,水利遗产认定需具备历史标志性、社会影响、技术先进性、多功能性、和谐治水理念、先进性、独特性、代表性、完整性、保护基础和传承时间等条件。鼓励遗产管理单位建设推广场所,开展文艺创作、展览、科普和教育活动。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督促指导和评估,县级以上部门建立监督管理制度,制定整改和命名退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