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木雕
商洛木雕主要流行于商洛市商州区,是一种传统手工雕刻技艺。雕刻用料就地取材,雕刻方法主要包括浮雕和透雕,工艺流程包括选材、制图、雕刻、打磨、上漆等工序,作品图案以龙凤、花鸟等内容为主。
明清是商洛木雕的鼎盛时期。近年来,木雕的装饰功能不断受到市场重视,商洛木雕作品销往全国,影响力逐渐扩大。2018年,商洛木雕被列入陕西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记者 王佳伟整理)
素木生花 刻尽人间百态
——探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商洛木雕
郭树寿的木雕作品——禄星图(局部)。 记者 王佳伟 摄
木雕制作场景。 记者 文超 摄
2024年12月31日,在商洛市商州区金克木艺术馆内,木雕艺人张军锋在制作木雕。 记者 文超 摄
郭树寿的木雕插屏(局部)。 记者 王佳伟 摄
龙凤、花鸟、人物……一块普通的木头,在老艺人的刻刀下,有着数不清的“打开方式”。
最初,匠人为了使器具在日常使用的基础上兼具观赏性,便在木头上进行雕刻。随着时间推移,木雕逐渐成为一项专门的技艺。历经悠长岁月,木雕这项古老的手工技艺仍在传承。
2024年12月31日,记者走进商洛市商州区腰市镇上集村,探访有关商洛木雕的故事。
一步一步 是雕花也是雕时光
上集村生活着唐代名将郭子仪第六子的后代分支——郭秀一脉。生于1942年的郭树寿是这一脉的后人,现在是商洛木雕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在郭树寿的带领下,记者走进建于明代、重修于清代的郭氏祠堂。祠堂里,门、窗、柱、梁等处均有木雕。在郭树寿的讲解中,商洛木雕的神秘面纱被一层层揭开。
20世纪70年代,郭树寿跟着腰市镇张村的木雕艺人张青怀学习木雕。
木雕的核心是雕刻。先做毛坯,匠人会在木头上画出要雕刻的图案,用三角刀顺着图案边缘削出轮廓,再根据图案浮出的高度沿轮廓线用木棒打磨,最后用板锉把图案空白的地方去掉、磨平,形成画面背景,让内容凸显出来。如果是透雕作品,就只用线锯把空白地方去掉。
在毛坯上雕出立体造型后,还要在木板上进行二次画图,添加细节。这时,匠人就要用雕刻刀进行精雕、细雕。
“最难雕的是人物眼睛,尤其是眼球,要表现人的喜怒哀乐,每种情绪下,眼睛的神态都是不一样的。”郭树寿说,“机雕很难把眼睛刻好,需要纯手工进行精心打磨、修补。如果不小心,就会把作品中的眼球磨没了。”
商洛木雕题材丰富、种类繁多,雕刻方法主要有浮雕和透雕,图案以龙凤、云纹、花鸟鱼和人物为主,主要装饰门、窗、桌、椅、灯笼、牌匾、插屏等物件,用料主要是当地的核桃木。
制作插屏,是郭树寿的绝活。
郭树寿家的小院里立着已经制作好的两件插屏。雕满了龙凤、花鸟纹饰的木质相框,加上底座,有半人多高,工艺包括透雕与浮雕,几个月才能完成一件。
“最下面这层的两个圆框放父母照片,中间这层紧挨的两个长方形框放祖父母照片,最上面两条龙中间的方框上写祖宗姓名……”郭树寿指着两件高低不同的插屏介绍,“旁边这件矮一些的,没有中间这层。”
郭树寿的作品里,有龙凤呈祥、福禄寿喜……这些吉祥热闹、灵动逼真的作品,饱含着他对生命的深情赞颂。
一刀一刀 是刻木也是刻人生
位于商州区通江路的金克木艺术馆是张军锋精心打造的非遗工坊。
“我爱好书法。1984年开始,我就给人写春联。从板桥镇写到商州区,从商州区写到广州市。在广州打工的时候,我就写春联,卖书画。”张军锋说。
在广州,张军锋还有一位老师,是做木雕的安徽人袁大师。袁大师给张军锋磨了38把刀,并传授了木雕技巧。只用了两个月,张军锋就基本掌握了阴刻、阳刻方法。
2008年开始,张军锋不再打工,回到老家做木雕。
2009年,张军锋拜郭树寿为师,学习商洛木雕技艺。和郭树寿不同的是,张军锋结合自身特点,练就了木雕绝活——雕刻牌匾。
“北方和南方木雕的区别,和地域风格有关系。”张军锋说。
张军锋的工作室里满满当当摆着各式牌匾。每天,他就在这里拿着雕刻刀,在牌匾上精雕、打磨。
“写了40多年字,就算把字拆开,我也能刻端正。如果没有书法基础,就很难做到。”张军锋指着牌匾上的字介绍,“在手工雕刻的过程中,可以调整每一个字的细节,弥补原稿的布局缺陷。所以,手工雕刻的作品永远是独一无二的。”
类似的话,郭树寿也说过。
独一无二,是每件商洛木雕作品最珍贵的地方。在张军锋看来,这意味着敬业精神。“这是一种自己与自己进行的斗争。”他说。
张军锋的工作室里有一幅作品,是他雕刻的贾平凹题的4个字“艺可久身”。他解释,“久”是他来时的路,也是他未来的路,蕴含着他对技艺的坚守。
一刀一刀,实实在在,是张军锋对艺术的追求,也是对人生的要求。
“有时,我从早起就刻匾,除了吃饭,一整天都不出门。天黑时,我收拾好东西出去转转,发现眼睛已经花了。有时,一刀刻完,才发觉牙齿把舌头都咬得疼哩。”张军锋说。
一代一代 是传承也是创新
从开始学艺到熟练掌握这门技艺,往往需要数十年。学习木雕费时间,与其他行业相比,投入产出比不高。
从民国起,由于社会环境和生产生活等的改变,商洛木雕逐渐式微,艺人越来越少。到20世纪80年代,这种情况加剧,商州区的木雕艺人不足10人。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木雕的装饰功能又受到市场的重视和欢迎,木雕市场开始复苏。
2010年,郭树寿收了同村的张保运作徒弟。与郭树寿、张军锋都不同,张保运主要做根雕产品。
从张青怀到郭树寿,再到张军锋、张保运,三代人让商洛木雕从传承走向创新、走向市场。
如今,年过八旬的郭树寿还在创作。他的老屋里层层叠叠堆放着刻好不久、还没顾得上刷漆的作品。
“只要乡党喜欢、想要、能用上,我就一直刻,争取多留些作品。”郭树寿笑起来的样子,就像他刻的“禄星”。
“这几年,我还受邀刻了商洛中学新址的校名、丹江公园的‘梨园亭’牌匾。”谈起现在的作品,张军锋言语中都是骄傲。
由于商洛的书画名人比较多,张军锋还计划将当地书画名家特别是书法名家的作品刻成牌匾,在家乡板桥镇建一个商於古道古匾展览馆。
近期,让商州区文化馆馆长张淼高兴的是,商洛非遗系列纪录片《商州木雕》开拍了。
“非遗项目的保护与发展并非易事。”张淼表示,“我们将持续加强认定、记录、建档、研究等基础性工作,着力保护非遗项目、增加传承能力、营造传承环境,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他说。
记者 王佳伟 文超
郭树寿:
匠心不改40年
2024年12月31日,在商洛市商州区腰市镇上集村,木雕艺人郭树寿展示木雕作品。 本报记者 文超摄
本报记者 王佳伟
在商洛市商州区腰市镇上集村,木雕艺人郭树寿家的老屋里存放着各式各样的木雕作品。这些散发着浓浓木香的作品,是他的宝贝。
商洛木雕,从选料到雕刻都非常讲究。
“一般挑选咱们当地的核桃木。”郭树寿说,“一定要选好的,不要那种有疤的、腐朽的。”
好的选材,为成就好的作品打下基础;好的技术,决定了好的成品。郭树寿介绍:“画刻好后,还要进行最关键的一步,那就是打磨。这道工序很关键,用时占整个工序的40%到50%。”
“要用细砂纸将整个画面小心、细致地打磨,打磨到每一处。”郭树寿说,“要保证整个画面不留任何打磨不到的地方,要完美无缺。”
郭树寿做木雕时,常常挂在嘴边的词是“完善”“完美”。这也是他做木雕40多年来坚持的标准和对自己的要求。
如今,商洛木雕面临的困境是什么?
郭树寿说,是传承。
讲究纯手工雕刻的商洛木雕,出师很慢。如何吸引年轻人的目光,将传统文化和技艺发扬光大,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前不久,一支由当地小学生组成的队伍,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郭树寿家的老屋。看到木头上能“变”出这么多神奇的花,他们充满了好奇。
“他们都缠着我,让我讲一讲这些花是咋雕出来的。我就一步步讲,大家听得很认真。”郭树寿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希望年轻人能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
记者手记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采访中,让人感到震撼的不仅是巧夺天工的雕花,还有手工艺人表现出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专注、敬业、坚守。随着采访的深入,我们发现了另一个答案,那就是热爱。
山里的冬天很冷。年过八旬的郭树寿老人走路已有些蹒跚,听力也下降了。
然而,一说起木雕,他就兴奋得像个少年。
郭树寿有一本笔记,记录着他做木雕的10个步骤。其中,第10步的最后一句话是:“保证整个画面完美无缺,不留遗憾。”这是一位老艺人对自己的要求。
擅长雕刻牌匾的张军锋同样热爱这项技艺。他的工作室里挂满了完成的、待完成的牌匾。只要讲起木雕的故事,张军锋就停不下来。原本计划一两个小时的采访,持续了一个上午。
随着机械化、智能化的发展,现在,雕刻不用手工就能完成。可是机器完成的产品缺少个性。因为这种独一无二的手工产品体现着匠心,展现着匠人的个性,精雕细琢里还有人性的温暖。而这些,是工业化产品永远无法实现的。
因为热爱,一件件作品有了持久的生命力。也因为热爱,逐渐老去的艺人在漫长的岁月中,又有了青春的模样。
陕西日报 王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