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佳县:探索“光伏+”模式 闯出乡村致富新路子

发布时间:   作者:李娟娟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李娟娟 通讯员 魏杰鸰)走进榆林市佳县方塌镇谢家沟村,一排排蓝色的光伏板错落有致地铺满整个山梁,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将光能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电能,输送到千家万户。


图片1.png

谢家沟村牢牢把握绿色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机遇,引进光伏发电项目,盘活荒山坡地等闲置资源,积极探索“光伏+”经济模式,建成光伏电站14亩,每小时可产电780度。2024年光伏收入可达6万元,提供本村村民光伏公益岗位9个,每人每年收入约5000元。借“光”生“金”,村域资源“活”了起来,群众腰包也“鼓”起来了。

“自从有了发电站,我们沾了不少光,不仅可以获得山坡土地租金,还可以在电站打工,做一些清洗光伏板、除草等零活,不用出家门口,就能挣到养家钱。”正在光伏板下除草的村民开心地说。

昔日荒山,如今变金山。“这片荒山土壤肥力不够,不适合农作物生长,建了光伏电站以后,村民还增加了收入。”谢家沟村党支部负责人介绍,自从光伏发电项目落户谢家沟村,村民们过上了好日子。

近年来,佳县抢抓“千村光伏”行动机遇,依托光照资源、地理优势,发展光伏帮扶电站特色产业,让光伏发电成为既有“光景”又有“前景”的强村富民产业。

据了解,2024年佳县实施“千村光伏”行动多村联建电站项目,共涉及3镇8村15个地块,装机容量达24.2MWp,总投资为7563万元,带动全县121个村集体组织村均至少增收5万元。

下一步,佳县将持续深化新能源开发利用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不断探索光伏板下经济作物种植,推出“农光互补”发展模式,带动农业种植、药材栽培等产业发展,最大限度发挥光伏电站的效益,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编辑:夏雨           责编:思羽           终审:赵梓希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