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高盼成)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与核心所在,其对于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农民文化素养具有极为关键的根本性意义。近期,渭南市潼关县代字营镇活用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通过手绘书法作品——“潼关十八图”,打通文化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浓厚的艺术氛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鲜活的文化“清泉”,极大地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食粮”。
代字营镇机关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文化长廊
当谈及创作“潼关十八图”的缘由时,作者段宇静向记者娓娓道来。由于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文化长廊急需更新,而身为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骨干力量,凭借着自身对书画的热爱和对潼关文化的敬畏,在获得领导支持后,她毅然开启了潜心创作之路。
她先是一头扎进大量的图文资料查阅工作之中,同时积极向亲朋好友问询探讨,并且实地深入公园、景区、村社区等,用心感受、用镜头记录。经过全方位的综合考量、精心提炼、认真临摹,历经两个多月的不懈努力,她的原创作品得以完美收官。
“潼关十八图”
段宇静所创作的“潼关十八图”涵盖丰富内容,其中有8幅潼关八景图,2幅潼关诗词风景图,2幅东山水坡巷景点图,2幅历史人物传记图,2幅潼关战争故事图,还有2幅代字营镇村特色文化图。每一幅作品均搭配与之对应的不同字体的古诗词或者人物传记、战争故事,整体风格丰富多样、别具一格。作品在镇机关文化长廊一经展出,一时间吸引了众多群众纷纷驻足观赏,赢得好评与赞誉。
今年以来,代字营镇始终坚定不移地持续强化文化阵地建设,全力完善乡村文化服务体系,深度挖掘乡村文化人才的潜在力量。凭借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文化广场等重要场所,精心打造出集约、开放且共享的文化“矩阵”。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载体,不断创新服务群众精神文明手段,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充分展示我县以及代字营镇村厚重的历史文化与特色文化,为乡村振兴源源不断地注入文化“活水”,持续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食粮”。
作者简介:
作者名段宇静,系山西临汾人,2014年毕业于西安石油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爱好写作、绘画、书法、墙体字、摄影、音乐等,2017年通过基层镇办事业单位招考进入代字营镇政府工作,代字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干部,在工作岗位上7年多以来,发挥自己的特长,创新方式方法,善于通过摄影、写作、手绘墙体标语、绘画、书法等方式宣传代字营、讲好潼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