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唐伟 通讯员 贾欢)汉中市西乡县杨河镇,因1955年受到毛主席的批示而闻名,更因其工匠众多而被誉为“工匠之乡”。
近年来,杨河镇党委、政府认真落实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和美乡村建设“两确保三提升两强化”的总体思路,坚持以“规划好、建设好、环境好、经营好、乡风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目标,走园区化、现代化、全产业链条的发展道路。
蒿坝台村,数百亩的光伏板下种植中药材,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还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湖北客商在这里发展稻虾养殖,带动本村发展小龙虾养殖230亩。村集体牵头修建厂房,引进企业投资200余万元进行艾草提绒加工,日加工艾草30万吨。南煜食品公司建厂,年加工纯手工魔芋制品280吨,产值510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蒿坝台村的“一抓二带三引”策略,通过抓产业促振兴、带技术促增收、引资金再提升,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为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走出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峰坦村农产品冷藏分拣包装中心建设项目,投入资金223万元,计划带动116户脱贫户。采取“企业+集体经济+农户”的模式,通过出租方式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40%用于滚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60%用于脱贫户分红,再由村经济合作社进行收益分配。
该村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发展重点,积极引导群众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土地产出率,并取得较好效益,进一步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截至目前芦笋种植达到500亩,黑木耳产业稳步发展,110亩雷竹产业枝繁叶茂,金银花产业初见成效,“农光互补”利用光伏园区闲置土地380亩,引进中药材公司,全面铺开中药材产业发展。下一步,将围绕农产品中心,引进企业入驻,盘活农业产业,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收益。继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品牌建设,合理规划农业产业园,大力引导各类企业和个人参与土地流转,分门别类建立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切实提高土地流转实效,增加土地产出率,实现带领全村共同富裕。
目前,杨河镇形成以农业融合、黄池贡米、中药材、蔬菜、茶旅、农旅等为特色的“六大园区”产业体系,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助推全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镇上下呈现出经济增长、社会稳定、政通人和的良好态势。杨河镇先后获得“陕西省耕地保护激励先进单位”“汉中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西乡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称号。
杨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罗杰表示:“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深化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杨河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让杨河镇的明天更加美好。”
汉中市西乡县杨河镇:乡村振兴“领头羊”
发布时间:
作者:唐伟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