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鲁迅长安行》(连载72)

发布时间:   作者:王鹏程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文/王鹏程


鲁迅研究收藏金石碑刻也跟当时的政治环境不无关系。周作人在《鲁迅的故家》第四部分《补树书屋旧事·五抄碑的目的》里说:“洪宪帝制活动时,袁世凯的特务如陆建章的军警执法处大概继承的是东厂的统系,也着实可怕,由它抓去失踪的人至今无可计算。北京文官大小一律受到注意,生恐他们反对或表示不服,以此人人设法逃避耳目,大约只要有一种嗜好,重的嫖赌蓄妾,轻则玩古董书画,也就多少可以放心,如蔡松坡之于小凤仙,是有名的例。教育部里鲁迅的一班朋友如许寿裳等如何办法,我是不得而知,但他们打麻将总是在行的,那么即此也已可以及格了,鲁迅却连大湖(亦称挖花)都不会,只好假装玩玩古董,又买不起金石品,便限于纸片,收集些石刻拓本来看。单拿拓本来看,也不能敷衍漫长的岁月,又不能有这些钱去每天买一张,于是动手来抄,这样一块汉碑的文字有时候可供半个月的抄写,这是很合算的事。因为这与誊清草稿不同,原本碑大字多,特别汉碑又多断缺漫漶,拓本上一个字若有若无,要左右远近的细看,才能稍微辨别出来,用以消遣时光,是再好也没有的,就只是破费心思也很不少罢了。”
  鲁迅广泛搜集金石碑拓等并实际考察,是为了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撰写《中国文字变迁史》和编印《汉画像集》以及六朝碑拓文字集成,以补历代有关著录之阙如,同一般的猎奇收藏是不一样的。鲁迅对“买集些旧书和金石,是劬古爱国之士,略的考证,赶印目录,就升为学者或高人”的手段是很不以为然的。在《各种捐班》中,他对各种花钱“捐班”的现象冷嘲热讽了一通,其中也包括“捐金石家”:
  譬如,要捐学者罢,那就收买一批古董,结识几个清客,并且雇几个工人,拓出古董上面的花纹和文字,用玻璃板印成一部书,名之曰“什么集古录”或“什么考古录”。李富孙做过一部《金石学录》,是专载研究金石的人们的,然而这倒成了“作俑”,使清客们可以一续再续,并且推而广之,连收藏古董,贩卖古董的少爷和商人,也都一榻括子的收进去了,这就叫作“金石家”。
  1987年,由北京鲁迅博物馆与上海鲁迅纪念馆编,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鲁迅辑校石刻手稿》,汇集了鲁迅1915年至1919年搜集的两汉至隋唐的石刻拓本,共三函十八册。第一函为“碑铭”七册,第二函为“造像”六册,第三函为“墓志校文”五册。总计辑录和校勘七百九十五篇,其中包括碑铭文字二百六十篇、造像题记三百四十三篇、墓志铭一百九十二篇。其中自然也包括鲁迅长期搜集的关于长安的碑刻造像拓片以及1924年长安行的所得。
  二 游孔庙
  碑林是在西安孔庙旧址上扩建而成,鲁迅游览碑林的同时,也顺便游览了孔庙。
  位于碑林之南的西安孔庙,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唐代初期。唐武德二年(619),李唐王朝刚刚建立,战火还没有平息,李渊便“令国子学立周公、孔子庙,四时致祭”。贞观二年(628),唐太宗接受房玄龄建议,“停以周公为先圣,始立孔子庙堂于国学,以宣父为先圣,颜子为先师”。贞观四年(630),又诏州县皆立孔子庙。孔庙自此遍布全国。开元二十七年(739),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孔子和孔庙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因此孔庙又被称为文宣王庙。唐末至宋初,西安孔庙随国子监及唐石经等唐宋碑刻几经迁置,最终定址“府城之东南隅”。自此,西安孔庙、府学与碑林相互依存。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之一,鲁迅对于孔教问题的基本立场是激烈否定与反对的。他对历代统治者为加强皇权所构建起来的孔子形象加以揭露和批判,对于“尊孔”类的活动,坚决进行“破坏”与“废除”的“事业”。在日本留学时,他对弘文学院学监大久保要求中国学生去孔庙 行 礼是持 抵 触情绪的——“我大吃了一惊。现在还记得那时心里想,正因为绝望于孔夫子和他的之徒,所以到日本来的,然而又是拜么?一时觉得很奇怪。”(《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鲁迅在教育部任职时,不得不身不由己地参加一些祭孔仪式。在1913年9月28日的日记中,他表达了对于祭孔的厌恶:“又云是孔子生日也。昨汪总长令部员往国子监,且须跪拜,众已哗然。晨七时往视之,则至者仅三四十人,或跪或立,或旁立而笑,钱念敂(劬)又从旁大声而骂,顷刻间便草率了事,真一笑话。闻此举由夏穗卿主动,阴鸷可畏也。”
  鲁迅游孔庙,应该是游碑林之余“捎带”而已。在三个多月后的10月30日所写的《说胡须》一文中,他追溯历史,广征博引,对社会名士以及国粹派“认为胡子向上翘起是日本式的胡子”的道德绑架和谬论进行了驳斥,并引用了他在西安游览孔庙的所见——
  长安的事,已经不很记得清楚了,大约确乎是游历孔庙的时候,其中有一间房子,挂着许多印画,有李二曲像,有历代帝王像,其中有一张是宋太祖或是什么宗,我也记不清楚了,总之是穿一件长袍,而胡子向上翘起的。
  (未完待续)

编辑:晓佳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