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高盼成 张颖)12月12日-13日,由渭南市文旅局、关中文化(渭南)生态保护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渭南市临渭区政府、区文旅局承办,区非遗保护中心执行的2024年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培训班在临渭区成功举办。渭南市文旅局副局长刘泉,临渭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田永超,区文旅局局长刘晓亮,陕西省文化馆研究馆员、省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修建桥参加开班仪式。渭南市文旅局非遗科科长马淑宁主持。
“非遗,是先辈们智慧的结晶,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与深厚的历史底蕴。同时,非遗保护工作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因此举办此次培训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刘泉在讲话中从加快完善非遗保护的制度化建设、大力推进非遗保护的标准化工作、积极构建非遗保护的系统化体系等三方面对非遗保护工作提出建议,希望大家珍惜此次学习机会,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深入交流,将所学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提升渭南市非遗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田永超表示,此次培训班的举办,是深化非遗保护工作、提升保护能力的重要举措。临渭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踔厉奋进,不断挖掘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推动全市非遗保护工作增光添彩。
在开班仪式上,从加快完善非遗保护的制度化建设,大力推进非遗保护的标准化工作,积极构建非遗保护的系统化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工作要求,为全市非遗工作指明了方向。会议要求,全体学员要以此次培训会为契机,强化使命责任,凝聚前行力量,共同推动全市非遗传承保护工作迈上新的台阶。培训班课程设置主要采取集中授课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形式,从非遗相关政策法规、非遗申报业务解读、关中文化(渭南)生态保护区建设政策解读等进行解读。与此同时,学员们还深入临渭区文化馆、临渭区巧娘草编合作社、孚道文化博物馆等地,进行现场教学观摩。
此次培训共聚集了全市非遗干部、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非遗工坊负责人等80余人,进行为期2天的培训交流。通过专家讲解、现场观摩教学以及学员互动交流,进一步提升渭南市非遗工作队伍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为推动渭南市非遗高质量发展助力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