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作者:墨耘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文/墨耘
澄清天下吾曹事,污秽成坑肯便饶?
诗的立意高远,重点不在于“清厕”,而在“澄清天下吾曹事”,从而再现了诗人倔强、不屈服的个性。“澄清天下”与“污秽”联系在一起,激发读者联想。面对错误的羞辱,他大大方方,光明磊落,没有丝毫见不得人的羞愧,这是人格的力量,因而诗也更有震撼力量。
十年“文革”,聂绀弩饱受冲击,但他仍然用不屈的气节、不屈的意志,写出了一首首感人肺腑的诗篇。尤见骨气的,是他写给胡风和冯雪峰的诗。在阶级斗争风声鹤唳的年代,胡是反革命之“首恶”,冯是最大的“右派”,人人自危,避之惟恐不及,谁还敢和他们接触?聂绀弩则不然,不但保持联系,还以“绀弩体”直抒肺腑之言。
胡风被遣送成都期间,他写给胡风的《有寄》:
岂不怀归不许归,十年鸡黍哪曾窥?
巴山夜雨皆陈套,手提乾坤入酒杯。
把乾坤放入酒杯里,一起痛饮,何等气魄,何等真情!
1976年冯雪峰辞世,他悲愤而作《挽雪峰》:
狂热浩歌中中寒,复于天上见深渊。
文章信口雌黄易,思想锥心坦白难。
一夕尊前婪尾酒,千年局外烂柯山。
从今不买筒筒菜,免忆朝歌老比干。
全诗以笔为刀,入木三分。
这些诗,寄托着聂绀弩那种宁折不弯的悲壮情怀!
聂绀弩“文革”劫后余生,铁窗苦难夺去了他的健康,生命最后十年在病榻上度过。但他仍以羸弱之躯,激情创作,以惊人的毅力编写出《散宜生诗》《中国古典小说论集》《绀弩小说集》等书籍。他的傲骨,就如他的名字一样,是一支强劲的弩箭,坚强有力,永远向前。“多文为富更多情,心上英雄纸上兵”虽是称赞别人,不也正是他执笔亦英雄的写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