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艺术原本是中国的精神高地,崇高而神圣,现在却从庙堂之高沦落到江湖之远,越来越江湖化。中国书画界,已成江湖,艺林争霸也不靠笔墨功夫,大大小小的官职都成堂主,帮派林立,互结私盟,那些挂着各种头衔的领军人物,把中国书画拖进了金钱的泥淖。
梅墨生(号觉公)作品
中国书画艺术原本是中国的精神高地,崇高而神圣,现在却从庙堂之高沦落到江湖之远,越来越江湖化。
中国书画界,已成江湖,艺林争霸也不靠笔墨功夫,大大小小的官职都成堂主,帮派林立,互结私盟,那些挂着各种头衔的领军人物,把中国书画拖进了金钱的泥淖。
书画的江湖,水很深
中国书画江湖化,已成为书画圈的当代特征。艺术官员把庙堂变成山头,占山为王,把公共资源占为己有。
当代艺术官员和书画家都带有明显的草莽特征,早已失去中国书画传统的文人气质,由文质彬彬的君子脱化成山大王形象。
艺术批评家朱其先生说,体制内的人群结盟,控制美院、画院、美协、美术馆等机构,将一些二、三流艺术家说成是一流艺术家;90年代后,当代艺术圈也出现了“邪恶”,比如操纵艺术市场、艺术资本、拍卖会、民营美术馆、双年展、画廊、艺博会,甚至编造当代艺术史等。
某些官办的美术馆不对圈外人“开放”,它的准入准则则由掌控资源的馆长说了算,或推出自己的作品、或推介上级领导的书画、或与兄弟馆长交换展出,就是与艺术史无关、与真正的艺术品无关,有人撰文指出:“在我国,由于体制的原因,公共资源一向是带有绝对的垄断性质的,而这种垄断的后果则是贫乏和单一。例如,中国美术馆作为国家美术馆,几乎没有对近二十年来的艺术发展作出过该有的贡献,一般省市的美术馆更是对艺术事业无尺寸之功。”
书画的江湖,水很浊
一时间,大师林立,协会主席都成江湖大佬,广招门徒,开宗立派。一群商业书画家,为了作品能卖大价格,跪拜在这些堂主的门下,有辱斯文,仗势欺世。
不同的堂口,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其实这里面不只是审美差异,而是利益的勾结。
庙堂有多黑,远超过江湖,江湖人还有江湖人的情怀,江湖人还有江湖人的侠义,而庙堂却成山头,你不是我的菜,别往上端。
书画批评家李小山说:“我在不少杂志上看到,陈平的一帮学生对其老师毫无节制的吹捧,看到贾又福的弟子们对老师的顶礼膜拜。这是两个例子,各地都有,大大小小的师生派别层出不穷,让我不免生疑:是老师喜欢做掌门人的感觉呢,还是那帮学生和弟子们想通过造神为自己谋福利?”
书画的江湖,水无墨气
媒体采访艺术评论家陈传席,问:中国当代书画创作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陈传席用“很差”两个字作了回答,他说中国当代书画创作甚至应该说是一败涂地、全军覆没。
几十年前,中国书画是政治的附属物,几十年后,艺术又成资本的衍生品。上一辈老艺术家为政治涂涂抹抹,现在的艺术家都把书画当成印钞机,忙于为自己画钱,优秀作品创作耗力费时,印钞速度慢,于是就形成了俗、浅、薄、丑的江湖书画。
江湖书画用的是水,不是墨,宣纸上的创作,已经不完全是中国书画了。没有“笔墨”、没有文化、没有情怀,更没有中国书画的笔墨精神。
书画家游走江湖 沿街忽悠
“听画”,成了当代书画的主要销售模式,靠炒作、讲故事来推销作品,于是各种花样翻新的新奇表演,把书画演绎成吸引眼球的惊爆游戏,把创作弄成了杂耍,哗众取宠,大家都在骗,用所谓的前卫艺术观念骗,用恶搞的创新骗,用拙劣的笔墨彻底地涂改了中国文化。
文脉断裂、精神坍塌,作品粗制滥造、行画俗书泛滥。大多书画家已沦为欺世盗名的伪艺术家。
书画的江湖来自人心的江湖,浮躁的社会。以前的江湖还有替天行道的侠义,还有身怀绝技的高手,现在的书画江湖的一代枭雄却是一群毫无担当的混世魔王,靠忽悠骗官员、骗土豪、骗社会。很多画家虽然也在画画,却是流水性作业,作品无灵魂、无创意,批量地制作自己。
武侠江湖与书画江湖虽是两回事,但武侠江湖的刀光剑影与书画江湖的笔墨乱象还是让人心悸。
从前庙堂与江湖是书画人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如今庙堂已坍塌,在文化低洼处滥觞成江湖,而在真正的书画人心中,江湖之远的尽头似乎还有一座艺术庙堂。
编辑:张瑞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