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英元
因肺活量不大,从小就不喜欢球类运动,因而也不太观看与此相关的赛事。但这次家门口举办的村BA,我却是去看了。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原是抱着看热闹的想法去的,没想到看着看着就上了瘾,虽然成不了内行,但一日不去,心里竟空落落的。
时令虽已过白露,但高温仍在肆虐。我每次都是晚上七点半左右去的,北纬
32毅的阳光看似已悄然隐去,但余威尚在。可观众的热情比时下的气温还高,有几次我都是在外场大屏幕上看的。有时进场了,里面也早已座无虚席,只好顺阶而上,在最高处觅得一个地方。
这些球员,大多很年轻,但也有四五十岁和我年纪相仿者,甚至还有七十多岁的老者,看到他们在场上腾挪跳跃,健步如飞,心中忽然就升腾起一股莫名的惶愧,也不知是为自己长期疏于体育锻炼,还是因年纪渐大而渐长的怠意和消退的斗志,或许兼而有之吧!
思绪在飞,时间也在飞,一眨眼就到了中场休息。铿锵的大道锣鼓上场了,高亢时如排山倒海、万马奔腾,低徊时如潺潺流水、蛙鸣鸟唱;晓道竹马也来了,这是一项由大人组织、小孩玩乐的文艺表演,阵势队形花样繁多,每个动作尽显行家功夫;舞狮子、彩莲船、打钱棍等岚皋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在场中高调亮相,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咱岚皋自创的歌曲《展展滴》竟也火出了圈,“展展滴”是咱岚皋方言,意为非常好、很厉害。歌词里面用了我的几句小文,因而心中特别激动。尽管五音不全,可现场每次播放时,我都跟着吼破了嗓子。
歌星沙宝亮来了,洛琦、陈星也来了,也不知是他们的歌声动听,还是精彩的球赛、绚烂的民俗眩目,把几千里外的迷哥迷妹们也吸引到了岚皋村BA现场。
除球员外,现场最显眼的莫过于一个手持铁勺、棍子、锣鼓、锅盖、盆子的群体,每一次进球、每一次精彩,他们都在使劲地敲,以至于连锅盖、盆子变形了都不知道。亲友们在微信朋友圈和抖音中称他们为“显眼包”。“显眼包”本是贬意词,在这里却是昵称,是夸奖、自豪的意思。因了这些“显眼包”的带动,场内喝彩声、呐喊声、鼓掌声,声声不绝于耳,荧光棒、手机灯光,如萤火虫般摇曳飞舞,霎那间便绚烂出一片迷离的光海来。
赛终人散,一个人在河滨步道上灵动着脚步,累了便倚栏小憩,独自享受着这一方明月清风,听着畔上灯影里高歌浅唱的天籁,一时间,竟也不知今夕是何夕、此处是何处了。
著名画家、诗人王和之看了岚皋村BA后感受颇深,说是震撼、是美、是骄傲、是兴奋。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岚皋人,我想再加一句:是奉献,更是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