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耘
今年8月,伴随着首款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一起火出圈的是一段苍凉、激越、粗犷的陕北说书:“黄风岭,八百里,曾是关外富饶地。一朝鼠患凭空起,乌烟瘴气渺人迹……”陕北说书为什么和游戏这么搭,这么具有感染力?细究起来,还得从陕北说书的渊源说起。
陕北说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周代瞽人(即盲人)的“百戏”与“散乐”,在其漫长的发展、演进过程中,先后吸收了隋唐时期“俗称”“转变”的精华,继承了宋代“话本”“陶真”与各种技艺的格体,在元、明、清发展成熟,兴盛于清末民初,通常是艺人采用陕北方言,手持三弦自弹自唱、说唱相间地叙述故事的一种表演艺术。
与学术研究不同,民间更愿意相信有故事情节的渊源。相传很早以前,有一个陕北老汉生了三个儿子大黄、二黄、三黄,长大后卖给奴隶主赶牲灵,奴隶主因为他们劳动过程中的小事而发怒,让人把大黄的一只手剁了,二黄的一条腿打坏了,三黄的眼睛扎瞎了,然后赶走了三个残废的兄弟。兄弟三人只能流落陕北,乞讨为生。一天大黄拾到两片烂木板,发现敲打木板说吉利话乞讨的效果很好;不久他们捡来羊肠子晒干绷在木板上,就能弹出声音来,二黄给这木板配了个头做成了土琵琶;再后来二黄又挂了两根小木棍让大黄敲,这就成了梆子。从此兄弟三人相互配合,边打、边弹、边唱,成为靠说唱演出谋生的艺人。后来二黄又灵机一动,把两块木板绑在腿上自弹自打,这就是最初的甩板。三兄弟在此基础上相互学习,继续改良,可以做到独自一人手拿乐器弹、腿绑甩板打、随意开口唱。后来大黄、二黄去了山西,三黄留在了陕北。兄弟三人后来分别有了独门技艺:莲花落、琵琶、三弦,并都把各自的技艺传给后人。特别是三黄收了十八个徒弟,徒弟们出师后,在行艺的过程中改编曲调,形成了陕北说书的“九腔十八调”。这段悲壮的故事说明陕北说书诞生并深深扎根于穷苦劳动人民中。经过历史长河的积累和创新,形成了陕北说书唱词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生活气息浓厚,曲调激扬粗犷、优美动听、富于变化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