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作者: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北齐《感孝颂》
《感孝颂》又名《陇东王感孝颂》,刊刻于北齐武平元年(570),全刻高1.24米,宽2.18米。额题两行篆书“陇东王感孝颂”,颂文为隶书。碑现存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县孝里铺孝堂山。
北朝后期,大量碑刻隶书随着尊崇古体的潮流出现,《陇东王感孝颂》便是其一。其篆、隶、楷三体杂糅的笔法极具特色,体现了复古主义隶书典型的书体特征。
其刻整体严整,极具庙堂气象,将北齐官文碑刻之盛得以彰表。多体杂糅为一是该颂文典型特征,杂糅篆书部分则如“以”“九”“持”“登”“原”“壁”等字,其篆隶相生,字中某一个偏旁部首以篆书之体势字形书写,但又介于似与不似之间,增加了结字的高古朴茂之感;杂糅楷书部分则见“秦”“尚”“武”“同”“弗”等字,亦如篆书之杂糅,其一画近楷,其余则是以隶书作为主导,给原本隶书之碑增添了几份古朴之貌。
此碑依旧以汉隶为基调,结字方正,隶饰较为明显,横捺波磔多圆,竖画多纤长而挺拔,力挺群山之势,点画则更近楷书之法,与隶书之横势开张相比则纵势更为明显。虽在界格内布置,占格较满,因字内留白匀称,整体观感较为舒朗。今人作书,亦能参阅引用,然其之妙在于相互融合,不显生疏,方为上品。
整理:薛鑫 李磊
历代书论选
“省改波磔,增加钩趯。”
浅析:该说法出处不详,形容的是汉字发展过程中,隶书和楷书分流过程中体势、法则的变化。
在汉字递变过程中,出现了真书,亦称今隶、楷书、正书。楷书约产生于东汉末期,是由汉隶省减并改变了横与捺的形态,同时因萦带而出现了钩画而成。钟繇、王羲之他们改变体势、创制了更新的法则,隶与楷最终分流成为两体,楷书从隶书中独立出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这一过程不仅丰富了汉字书写体系,也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