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牧石
好日子才开始,想吃什么都能买到,也有钱买。而耄耋之年的母亲口里没一颗牙了,吃东西不是咬不动,就是嚼不烂,只能将吃了一辈子的西红柿熬成糊糊吃面条,洋芋、白菜炖得烂烂的吃米饭,吃个苹果也要蒸面了。最好的吃食,也不过是买回二斤大肉炖上一小锅夹馍吃。我想给她装口假牙,人家牙医还说老人年龄大,下颌骨太薄,不给装。
说来还是大外甥有办法,让外婆一饱口福。他有空就请外婆到外面饭店去,点几道外婆能吃得动的菜吃。还记下外婆最爱吃的菜,隔三差五专门去要一盘,端回家给外婆。让老人很是享受了一阵子,在小区一帮子老人中“催”了好长一段时间。
可惜,一辈子勤俭过日子的老人家听人说那一桌子饭菜价格不菲,舍不得外孙子花钱,后来说什么也不去了。凑巧,外孙子的单位也搬去了开发区,远离老人家,也没时间带她去了。
我不在母亲身边工作,没办法体贴入微照顾,周末回来一次,想带她去外面吃一顿可口的饭菜,可她嫌花钱,说什么也不去。偶尔看一大家子人在,趁她高兴,好不容易到外面吃顿饭,她还心疼花钱说不好吃。
望着一生受尽苦累,步入暮年才赶上好日子的母亲,我总想让她好好享受两天,但又没有什么好招儿。忽有一天,想起羊肉泡,我就带她去吃了一顿。然而,吃着煮得烂熟、喷香可口的羊肉泡,她还高兴得直夸好吃,可转身回家问了价钱,就嫌贵不高兴了,第二次再想带她去,说什么也不去了。
看我生气,她念儿子一片孝心,于心不忍,灵机一动,想起个省钱的办法说:她饭量小,吃不了一碗,能不能俩人要一份,加二两馍,来一大碗给她分出一小碗吃。
我虽觉得这么个吃法有点儿不好意思,但无奈,为了哄老人家去吃羊肉泡,就答应说行。就这么花一份的钱买了两碗,两个人吃了羊肉泡。母亲觉得实在划算,回家的路上碰见熟人,就高兴地给人家说,我们去吃羊肉泡了。
从此,周末去看母亲,我都带她去吃一顿羊肉泡。我们不仅到不远处的老马家羊肉泡馍馆去,还常换地方,一边欣赏着街景,一边拉着话,到大街上的老左家或民族饭店,甚至更远的西安老孙家羊肉泡分店去。我还常悄悄买两份,一人一碗让老人吃个美。
母亲不糊涂,羊肉泡端上来,她用筷子一划拉,看肉多少就知道买的是一份还是两份。每当发现是两份,她就冲我笑了,夹起自己碗中的几片羊肉给我,还说她咬不烂。我不信,羊肉煮得入口即化,咋会咬不烂?就给她夹回去。她固执地又夹给我,来回推让几番,惹得四邻八座的人看着都笑了。
然而遗憾,我后来患上严重的眼疾,糟糕到连独自过马路都过不去了。但我坚定,母亲坚强,我搀扶着她,她给我引着路,还经常去吃羊肉泡。
远的去不了,我们就相互搀扶着在近处吃。每次老板看见就热情招呼,迎上前来搀母亲坐下。我还没说话,老板就说,两份吃不完,就来一份加二两馍,分出一小碗吃吧。母亲心里乐开了花,满意地边吃边夸好吃,味道真好。
每次回来,小区常有晒太阳的老人见我搀着喜滋滋的母亲路过,不由羡慕夸说,看人家这儿子,多孝顺。母亲听了,高兴得合不拢嘴。
如今,母亲走了两年多了,想起那些年我们吃羊肉泡的情形,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