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一河大潮阔|佳县赤牛坬村:深挖“三老”价值 打造黄河岸边的“世外枣林”

发布时间:   作者: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前山高,后山长,我家就住在高坡上,拉着老牛扛着耩,爷爷的爷爷就这样……”8月13日,“千秋一河大潮阔”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榆林市佳县坑镇赤牛坬村,刚一进村,来自沿黄九省(区)的媒体记者们就被村中的歌声和美景吸引,四面环山、枣林层叠、参差人家、热闹祥和……曾经黄土地上的“山疙瘩”如今旧貌换新颜。

“千秋一河大潮阔”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榆林佳县坑镇赤牛坬村

赤牛坬村位于佳县城南40公里的黄河西岸,建村历史距今已有800多年。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和资源的匮乏,村民一直以种地、务枣、打工为生,人均年纯收入仅有三五千元。

“以前只能看天吃饭,天气不好我们种地连买种子的钱都挣回不来。”聊起过去的生活,村民曹明香告诉记者,村里的耕地大多都在丘陵沟壑间,耕种和照看不便,浇水也是难题。在家乡挣不到钱,十多年前她和许多村民都选择到外地打工。“以前赤牛坬往外走的路又窄又险,运东西都要人背,小拉车都不好过。现在这路又宽敞又方便,从沿黄公路往里一拐没多久就到了。”

可现在路修的更好了,赤牛坬的人却不愿往外走了。近年来,赤牛坬村充分挖掘黄河流域优秀农耕文化底蕴,融合农文旅、贯通产加销,持续深挖“三老”文化价值,经过一系列举措,农旅产业发展带赤牛坬走上了“致富路”,村民们外出打拼的压力小了,在家门口就能过好日子。

赤牛坬村的窑洞群

让“老窑洞”留住乡愁。赤牛坬村依托原有山形地貌,对核心区域的上千孔老窑洞建筑群进行翻修改造,依势造景,全方位展示黄土高原最具代表性建筑的发展史。站在沟壑纵横的黄土地上远眺,历经岁月斑驳却依旧坚实的窑洞群,无声的展示着厚重隽永的黄土风情,让大家在其中感受黄河文化与农耕文化交织的魅力。村民高艳科向记者们介绍,游客们拍照打卡的窑洞群至今还有村民居住,村民们既是赤牛坬的生活者,也是当地文旅的“资深”讲解员。

赤牛坬村民俗博物馆目前设有10个展馆,展品15万余件

让“老物件”讲述文化。村里搜集整理传统家居摆设、手工艺品、农具等传统生产生活用品,修复保护后通过特有的形式集中陈列,建成陕北首家成规模的民间自建村办民俗博物馆,全面展现了陕北源远流长的黄土文化和农民原生态的生活方式。“村上展馆修的好把旅游带动起来了,我们也能参与进来做点小生意,自家门口又不要摊位费。”在民俗博物馆门口,70岁的春莲正拉着家中的毛驴车招揽生意,能在陕北风情满满的乡村里体验驴车,不少来游玩的孩子十分感兴趣。春莲告诉记者,正月村里旅游最热闹的时候一天收入都能上千元。

《高高山上一头牛》自2016年8月开演以来,已成功演出680多场

让“老农民”走上舞台。赤牛坬村以重现农耕记忆为主题,半山半水为舞台,精心打造国内首部农民自编自导自演的大型原生态实景演出《高高山上一头牛》,切实把文化基因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前几年也当过演员,一场25块钱,现在假期来的客人多,可红火了!”79岁的高增存由于身体原因今年没有再参加实景演出,但他告诉记者,有空了在热闹的村里走走转转,他的心情也格外好。

如今的赤牛坬村,被游客们称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在这里,游客可以“沉浸式”体验黄土文明的魅力,探寻黄河岸边的“世外枣林”的发展,在游玩中传承黄河文明与陕北文化。

在赤牛坬生活了几十年的曹明香和春莲提起家乡的变化十分开心

“2016年赤牛坬民俗村正式开放运营,八年来接待游客数量近200万人次,很多当地的游客来了不收费还没统计进去。”佳县坑镇党委书记贺建江介绍,赤牛坬村2023年累计接待游客28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60万元,村集体收益突破1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16000元。“下一步,我们要做‘三院’建设,就是学院、医院、养老院,目前村里的学校后续会升级建设学生免费住宿的窑洞,村养老院目前也已经开始运营,每天都有大概40多位70岁以上的老人在那吃饭,一天只收两块钱,让老年人住的开心,让年轻人愿意回来。”

行走在赤牛坬村,到处可见代表着勤劳的“牛”元素,赤牛坬村的人们也正以勤劳踏实、开拓进取的实际行动,让偏僻小山村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旅游发展之路。(记者/姬文艳 图片/王警 李杰)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图图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