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碑林

发布时间:   作者:巴陇锋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文/巴陇锋

2000年5月,我在老家教中学语文,动笔写长篇处女作《永失我爱》,就写到西安。研究生毕业后来到古城,我一直住碑林区。十年前,我的《云横秦岭》出版,讲述“西安城和三个人之间的故事”,被誉为“西安城史”小说。作品对1935—1945年西安十年间的历史进行了文学化描写,诸如“西安大轰炸”“西安事变”、西安击落日本战机、成陵西迁经西安的公祭仪式等,都尽收笔底;小说通过“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的动人故事,对当时西安的政治风云、经济发展、山川河流、城墙街区、历史建筑、戏曲演出、饮食习俗、人情人性以及“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不屈性格,进行了系统深刻、酣畅淋漓的书写。仅以碑林区为限,《云横秦岭》中涉及的文化景点就有亮宝楼、碑林博物馆、小雁塔、兴庆宫、钟楼、孔庙、张学良纪念馆、西安城墙等,涉及的古街名巷有西后地、书院门、顺城巷、中和巷、湘子庙街、德福巷、下马陵、菊花园、骡马市、柏树林、端履门、五味什字、粉巷、东大街等,涉及的宗教遗迹有八仙宫、湘子庙、开元寺、卧龙寺、罔极寺等;如此,对碑林的文化历史作了全扫描。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小说第三十一章《败走长安》,男二号周新波被调,离开西安前,他花两个礼拜“将长安转个遍”。小说用一万多字,艺术描述这一过程。“他打算先转城内,角角落落都要去……他要在自己熟悉而陌生的第二故乡做一次悲壮旅行。……分城内、城东、城南、城西、城北五大块,依次游览。”“周新波由钟楼沿中山大街即东大街向东行数十步,来到开元寺。寺门紧闭,周新波抱着一丝希望叩门,半天没有回应。他想,前面也有一座寺院,便继续东行又南折至端履门,再向南行,一会就到达了柏树林卧龙寺。他信步迈进卧龙寺里,木鱼声声,零星有几个善男信女对着设在院当中两棵古柏中间的大香炉虔诚上香。周新波一见这阵势,忙退了出去。他一生最不喜烧香拜佛,觉得世间没有比磕头做礼拜更烦的事情。”开元寺即现在的开元商城旧址,1951年被辟为市场。出了卧龙寺,周新波一路顺墙根南行至柏树林底,再向西至孔庙碑林,直达下马陵街口。这里,我对下马陵及西安古城的建筑格局作了有意思的描述。

晚上,周新波“到了南院门亮宝楼——省立第一图书馆。对于这里,周新波相当熟悉。图书馆原系明时书院故址之一部分,宋时张载、程颢、程颐诸人曾讲学于此;清初时为陈列馆,宣统元年改为陕西图书馆;民国二十年,改称省立第一图书馆”。目前,这里是碑林区政府大院。第二日早晨,汽车直开出东门,周新波“先在关内罔极寺、八仙庵及长安酒市游赏……”“……几天后,周新波心情郁闷地只身离开古城”。

除《云横秦岭》外,我的其他小说对西安和碑林区的书写也不遗余力。长篇小说《丝路情缘》《丝路寻祖》里,都对城墙、南门、钟楼作了富于创造性的描绘,尤其“绕钟楼环岛三分钟转遍西安市三个区”,令读者大呼过瘾,让西安的网红感飙升。《五月黎明》一开头就在五味什字,男主角回忆七年前藻露堂大药房门前的婚礼,拜堂现场被日机轰炸,将读者瞬间带进古城历史的峥嵘岁月。它如,《丝路寻祖》对兴庆宫、西安交通大学的描绘,长篇小说《秦岭人家》对粉巷、东大街五一饭店、西安交大、兴庆宫的描述,都用小说的虚构,将人文碑林地标呈送到广大读者面前。我的中短篇小说,也对碑林和西安大量表现,《乌兰察布之恋》中,内蒙古姑娘无限向往“在西安城墙上牧羊”,《美丽的奥运》的故事主要发生在交大和兴庆宫,《剪辑坏了的故事》主人公的活动地是唐兴庆宫这一片,包括八仙庵,情节也与此息息相关。

除了虚构,我的散文对西安市尤其是碑林区,进行了纪实性展示。《笔尖上的芭蕾》一书专门有一辑“在长安”,里面的《家·园》写交大和兴庆宫以及皇甫村,《想象那场花事》写交大和兴庆宫,《当全运遇见长安》写陕西西安碑林、全运及人的精气神等。“一抹红”里的《皇甫村记事》描述城中村皇甫村蝶变为常春藤花园、成为“西交大一块飞地”的过程。文末,联系柳青创作《创业史》的长安皇甫村,对主题作了升华。

作品是作家灵魂的体现,我的创作离不开我的第二故乡——西安碑林。一年前,我重拾书法,有意接触书法人,参加书法活动,读帖研碑,乐此不疲。我更爱碑林了,碑林浑然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编辑:图图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