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2006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仅26.5%的受访者经常使用“呵呵”“嗯”“哦”等词语或微笑、再见等表情。55.6%的受访者认为当下网络社交礼仪可以让人更轻松地表达情感,51.2%的受访者则认为这样会导致人们在网上聊天时小心翼翼,生怕被误解。
“嗯”、“呵呵”、微笑表情、再见表情……一些之前在网络社交中常用的词语和表情,现在却被认为是不礼貌的。网络社交似乎有了一套特殊的礼仪。你如何看待这种变化?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2006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仅26.5%的受访者经常使用“呵呵”“嗯”“哦”等词语或微笑、再见等表情。55.6%的受访者认为当下网络社交礼仪可以让人更轻松地表达情感,51.2%的受访者则认为这样会导致人们在网上聊天时小心翼翼,生怕被误解。
用“微笑表情”礼貌吗?44.0%受访者觉得要视情况而定
向晏(化名)是南京某高校研一学生,他在网络聊天中已经不再使用“呵呵”“嗯”“哦”等词语或微笑表情了,“这些词语和表情带有歧义,即便我不喜欢与对方交流,我也会用其他的理由”。
北京某高校大四学生杨雪(化名)表示,她表达调侃语气时才会用“呵呵”“嗯”“哦”等词语或微笑表情,“这些表情一般都是在和比较熟悉亲密的人聊天时才会用到,和不是很熟的人聊天一般不会用到这些表情,因为可能不太礼貌”。
调查显示,网络聊天中,仅26.5%的受访者经常使用“呵呵”“嗯”“哦”等词语或微笑、再见等表情。51.7%的受访者偶尔使用,12.3%的受访者基本不使用,9.5%的受访者视情况而定。
31.5%的受访者觉得在网络聊天中,使用上述表情或词语是不礼貌或冷漠的,24.5%的受访者认为不是这样,44.0%的受访者觉得要视情况而定。
“如果在聊天的过程中,别人使用这种表情,我会结合这个人的实际性格来判断。”向晏觉得,网络聊天时用的一些词语或表情,表达的意思已经变化。“比如微笑,之前是善意的,后来就成了冷漠的表达。还有发呆,一开始表示真正的发呆,后来被用来表达‘蒙’的意思。捂脸笑之前表示不好意思,现在表示无奈。笑出眼泪之前表示大笑,现在可能也表示无奈。我现在经常使用捂脸笑表情,这个表情比较平易近人”。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申小龙认为,一些网络词语和表情的意思变化,是网络中发展的一个趋势,“抽象一点说,就是越来越世俗化,一些传统的、优美的表述越来越向贬义发展,原来一些很‘丑’的词,词义在淡化”。
网络社交礼仪产生变化,55.6%受访者认为可以更轻松地表达情感
57.5%的受访者认为网络社交礼仪的变化体现出网络社交群体的心理变化,52.8%的受访者认为是网络社交深度发展的结果,50.5%的受访者认为是网络社交群体的多样化使网络社交礼仪更加多元,41.6%的受访者认为可能会使网络社交礼仪存在代际差异。
申小龙表示,社交媒体语言确实存在一种世俗化的过程,这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是一样的。原来传统文化当中非常理想非常优美的一些概念都被解构了,这是社会发展的问题,语言学中当然也有相应的变化。“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讲,我们尊重语言的自然发展,提倡大家相互理解、欣赏和学习”。
“随着网上聊天的普及,更多的人加入到其中,所以表情和词汇的含义解读更加丰富。”杨雪认为,虽然有些人不知道这些表情的含义变化,不恰当的使用可能会引起不解和误会,但这种变化在广大年轻人群体中已经达成了某种共识,是多元文化、丰富生活的一种体现。
向晏认为,现在很多人只是在网上认识,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见过面或者只有一面之缘,并不熟悉,所以越来越多的网络表情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调查中,55.6%的受访者认为当下网络社交礼仪可以让人们更轻松地用某种表情或词语表达情感,43.8%的受访者认为会使网络社交更加丰富多彩有趣。也有51.2%的受访者指出这样会导致人们在网上聊天时小心翼翼,生怕被误解。46.1%的受访者会因此顺应大众心理,尽量不发带有歧义的社交词语与表情。
向晏认为,网络社交礼仪的变化使表情包、网络词汇越来越丰富,便于人们的交流。但随着人们交友方式发生改变,人们的心理也随之变得更加复杂,会造成交友成本的提高。
“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语言也在不同的时间、空间和角色关系中发展,我们不能一劳永逸,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首先要尊重,其次要欣赏,最后要学习不同的社会方言,这对社会来说是很健康的生态。”申小龙说。
受访者中,00后占1.8%,90后占32.1%,80后占49.0%,70后占13.1%,60后占3.4%。
编辑:米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