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适逢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中提到:“殷墟甲骨文的重大发现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
今年适逢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中提到:“殷墟甲骨文的重大发现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
世界上,只有中国由于民族文化强大的包容性,使得文化传承始终没有中断过,汉字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从没有间断过使用的文字。“甲骨文”被广泛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这是从“书体”角度进行的分类,是篆书系统的分支。篆生隶,而后有草行楷等,五体止于楷书,停止演化。汉字使用至今,古老而又年轻。文字是中国文化的基石,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书法的载体,汉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学术问题。概而言之,汉字的纯洁性不容忽视。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有时却错误连连。一些人见怪不怪,以为司空见惯,各种错误令人啼笑皆非。如果以是否从事书法来区分“非专业”和“专业”,那么,非专业书写者的出错原因主要是随而便之;专业的则是过于自信。
不能不说,名人、名家开了个坏头。先要申明,这些不能称之为书法的“书法作品”,不过是毛笔和宣纸的混合物,最大的特点是夹杂了批量的错别字,而光鲜亮丽的外表下,掩盖不了某种浅薄,只能以“离谱”二字形容,令人哭笑不得。
说到名人明星,就会立马想到各种影视剧,场景中常出现各类文字错误。习惯上,现代剧中多使用电脑字,看起来方便,其实是大煞风景。古装剧尤其是历史剧则因为文字错误而出现“穿越”和“嫁接”,有时貌似有点像,本质上却很不专业,可能是因为只关注整个氛围和场景的原因,忽略了此等“小节”,却使得整部影视剧含金量大打折扣。如果说影视剧是虚拟的,风景区则是现实的,各种题字也常出现错误,出彩成了出丑,臆造生凑,不懂装懂,故作高深,带有一些江湖的味道。
通常,风景区通过高质量的题字,可以实现自然与人文的融合。建筑物的标识和商标的设计带有现代装饰意味,题字乃是“字眼”,马虎不得,却频频出错。
以上所列,乃错别字的主要来源。究其原因,出错不外四条:任笔为体、随意涂抹,不检查、不细心;同音字误用,想当然;简繁还原错误,对于“多合一”不了解,以偏概全;不识篆隶,草法不熟却故作高深,频频卖弄。
面对错字的“批量生产”,如果人人都有敬畏之感,觉得都有保持汉字纯洁性的责任,那就不会是目前的状况,真正做到“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
编辑:米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