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 (全媒体记者 齐敏)6月26日,由大益集团主办,西安金香茶业有限公司承办,民建西安市企业委员会、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范燕燕丝绸艺术工作室、西安大益膳房、陕西省收藏家协会普洱茶专业委员会、西部企业家商会等共同协办的“丝路茶韵·共品千年”丝路起点西安茶文化交流活动,在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举办。
大唐西市博物馆内高朋满座,政界、商界、学界、茶界等近200名嘉宾相聚于此。嘉宾们就丝绸之路与普洱茶文化展开深入交流,古丝路驼铃声与普洱茶之韵在此交织,历史与现代、东方智慧与西方文明交汇碰撞,共同绘制茶文化长卷。茶起源于中国,盛行全球。古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交流,茶叶成为文化交流的载体,流通世界,推动了全球茶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本次活动地点选择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长安西市遗址(现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举办,是为响应“一带一路”战略,弘扬中华茶文化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茶文化交流活动展示茶文化的丰富内涵,进一步推动中国茶走向世界。
茶文化交流活动设“丝路起点”“丝路茶韵”“相约百年”三篇章,以《象王行》开场,展现大益集团80余年茶人技艺传承。现场邀请专家学者,共探一带一路茶文化出海影响。
大唐西市博物馆馆长、研究员王彬在致辞中谈到了茶与陕西的渊源:“世界上最早的茶叶和最精美的皇家茶具,均是出现在陕西。1998年陕西咸阳、汉景帝阳陵出土的茶叶被誉为‘千年一叶’,这是迄今公认的世界上所见的最古老的茶叶。1987年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一组唐代的皇家金银茶具,体现了宫廷茶宴的礼仪和规范,蕴藏着深厚的精神文化内涵。”
茶香漫丝路,大益话今朝
大益集团副总裁李占文在活动致辞中谈到,“丝绸之路”也是“茶叶之路”。作为茶的原产地和茶文化的故乡——中国,作为中国国饮和中国符号的茶,早在唐宋时期,甚至更早的时间,便已踏上丝绸之路,演绎了一段段“香飘四溢,文明互鉴”的佳话。大益茶作为中国普洱茶的标杆,以其卓越的品质,承载着华夏茶文明的精髓。大益茶沿着“普洱茶之路”的轨迹,把“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连接在一起,让世界领略到中国茶的魅力。可以说,“茶香漫丝路,大益话今朝”。
另外,西安,古丝绸之路起点和“一带一路”桥头堡,与大益茶文化结下深厚缘分。通过“益友节”“禅茶会”等活动,大益在西安推广茶文化,并探索茶与饮食文化的融合。这些举措旨在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中国茶文化。
大益集团开拓当代“丝绸之路”
从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茶船古道,到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茶文化保护传承发展,还多次“以茶论道”,阐释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妙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倡导国际关系中“和而不同”“合作共赢”等价值理念。
中国丝绸艺术家范燕燕在分享中表示:作为艺术家,我非常认可与喜爱大益的匠心精神,丝绸与茶这两件中华民族的瑰宝,亦是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符号,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让丝绸与茶,继续在世界的舞台上绚烂绽放,散发它们独特的文化魅力,向中国、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
国际旅游文化大使、陕西卫视一带一路主讲嘉宾、大益专营店店主王振海先生分享到,近200年,一带一路国家喝茶更加盛行,并且呈现多样化样态,绿茶、普洱茶也走进千家万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以大益集团为龙头的普洱茶企业挺身而出,吴远之先生20多年前的“重走茶马古道”战略,拉开了振兴普洱茶事业的序幕,此举不仅推动了普洱茶事业的发展,也为茶文化出海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此外,大益集团董事长张亚峰在云南大学里创办“大益优秀国际学生奖学金”,旨在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弘扬中国茶文化,加深中外文化交流,通过这些举措,大益集团将中国茶文化推向世界舞台,增进国际友谊和文化互鉴,形成“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
留岁月陈香,还百年之韵
在活动第三篇章“相约百年”中迎来了本次活动的高光时刻,今年是勐海茶厂建厂84周年暨转型20周年之际,一场特别的封茶仪式作为本次活动的亮点隆重举行。将大益“8420”首款纪念茶——“乔木老树”,采用具有陕西特色的“秦封泥”形式封藏。封印印章由著名的西泠印社社员、陕西省书协篆刻委员会主任及终南印社常务副社长岐岖先生亲自执行。
此次使用的印章是由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的寿山石篆刻而成,印章钮雕部分精雕细琢,呈现出一头生动的牛形象。在中国文化中,牛象征着勤劳、坚韧和力量,正如大益集团员工所体现的品质。同时,以牛为钮,亦是以牛喻市,期待大益普洱茶蓬勃发展,未来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