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脉,翰墨联情”海峡两岸陕西近代书法座谈会在西安举行

发布时间:   作者:薛鑫 樵世华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薛鑫 樵世华)6月23日,由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陕西近代书法研究所、台湾“中国书法学会”共同主办的“‘中华文脉,翰墨联情’海峡两岸陕西近代书法座谈会”在西安圣远和园颐养中心举行。出席座谈会的嘉宾有:台湾“中国标准草书学会”荣誉顾问刘彬彬,台湾“中国书法学会”理事长陈铭镜,台湾“中国标准草书学会”理事长施筱云,台湾“中国标准草书学会”郑锦章,以及西安圣远和园颐养中心董事长庞开明,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教授、陕西近代书法研究所所长祁硕森,咸阳师范学院于右任书法学院院长王智杰,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江锦世,西京学院公共艺术教育中心主任马国良,西安交通大学书法系副教授程健,陕西近代书法研究所研究员曹旭平,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教授张春新,陕西近代书法研究所研究员李士孝、张文庆、余尚松、金鲁生、张正霖、刘成等陕西代表。座谈会由西安美术学院书法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常春主持。

image.png

现场

 

常春首先代表主办方致开幕词: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辉煌灿烂、举世无双的中华文明,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为之感到骄傲和荣光。一个民族的文化就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时代的文化就是一个时代精神。在陕西近代史上有一批先辈们,他们在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又受到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文化思想及审美观念的冲击。在东西两种不同文化、不同审美理念的碰撞过程中,裒多益寡、取精用弘,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他们所创造的艺术使千年因循守旧的创作老路,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新格局。书法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的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传递着中华儿女的情感,凝聚着中华大地上共同的期许。本次座谈会以“中华文脉,翰墨联情”为主题,旨在以陕西近代书法研究为契机,弘扬书法这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以书法为媒介,加深两岸文化交流,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

image.png

西安美术学院书法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常春主持座谈会

 

陕西近代书法研究所所长祁硕森为刘彬彬、陈铭镜、施筱云、魏品芳颁发了陕西近代书法研究所名誉顾问的聘书,以期两岸携手共同发掘陕西近代书法遗存,并更好地弘扬与传播。

image.png

颁发骋书

 

刘延涛之女、台湾“中国标准草书学会”荣誉顾问刘彬彬在座谈会上发言,她回忆了其父与陕西近代书法的渊源,讲述了于右任《标准草书》的出版推广过程,并对《标准草书》在当代推广传播提出了宝贵意见。

image.png

刘彬彬讲话


咸阳师范学院于右任书法学院院长王智杰从近代书法研究所的成立出发,阐述了陕西近代书法与当代文化的意义,阐述了于右任书法蕴含“正大气象”的主要原因:于右任先生一生追求 “为万世开太平” 的家国情怀,忧国忧民的民族精神,倡导“尚武”精神,把书法审美与振奋民族精神结合起来的艺术理念,融碑铸帖的书学实践,盛唐之气在书法创作理念中的强力灌注等。

image.png

咸阳师范学院于右任书法学院院长王智杰讲话

 

台湾“中国书法学会”理事长陈铭镜从汉字书法发展的脉络出发,梳理了当代草书各大体系的构造,进而明确了《标准草书》的书法史地位。

image.png

陈铭镜讲话


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江锦世就于右任在西安碑林博物馆留下的387块碑石展开论述,强调于右任在北碑发掘、推广、传播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并结合个人教学实践肯定了于右任推动金石学发展的当代意义。江锦世强调:“书法,每一个人都有资格、有权利、有能力去欣赏,因为对书法的情感是流淌在我们血脉里的,他就像基因一样是我们的遗传符号。海峡两岸之间的纽带有千万条,而书法,正是那条最无法解开的,永远牵绊着每一个说汉语、识汉字的中国人的纽带。”

image.png

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江锦世讲话


施筱云总结并指出了于右任先生对近代书法的突出贡献,汇报了台湾“中国标准草书学会”近年来的发展。并对近年来大陆的科技发展大加赞叹,提出了将《标准草书》与现代应用科技结合发展的设想。

西京学院公共艺术教育中心主任马国良从近年来的考古重大发现出发,阐述了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浓于水家国亲情。马国良还指出,陕西近代书法的光辉璀璨,每位书法工作者必须有弘扬书法艺术的责任和使命。

5.jpg

西京学院公共艺术教育中心主任马国良讲话


西安交通大学书法系副教授程健就于右任“关中三绝碑”的提出展开了论述,交代并说明了“关中三绝碑”提出的历史语境,并以此肯定了于右任于清末碑学的继承性和当代碑学的开拓性。

image.png

西安交通大学书法系副教授程健


台湾“中国标准草书学会”顾问郑锦章就于右任草书的美学意义展开论述,倡导以美学视角审视书法。

7.jpg

台湾“中国标准草书学会”顾问郑锦章


陕西近代书法研究所所长、《陕西书法志(民国卷)》主编祁硕森对座谈会进行了总结发言,他强调陕西近代历史上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书法家。他们在风云变幻的时代大浪潮中不仅肩负着民族存亡的使命,同时担当了民族文化承前启后与困惑中如何抉择的使命。同时在参与民主革命的斗争中,笔耕不辍,留下大量的书法文化遗产,如碑板、墓志、题刻、匾额、楹联、札记,以及书法理论著作、书学刊物等大量弥足珍贵的文献资料。为保护和发掘这些书法遗迹和理论著作,在陕西省各级领导以及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院长陈光德、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解安宁的支持下;在著名学者、书法家、书法理论家钟明善的指导下,陕西近代书法研究所2022年4月15日于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应运而生。

祁硕森又对编纂情况进行了说明,《陕西书法志(民国卷)》是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地情丛书项目,也是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该志以民国时期为主要记述时段,上限自民国时期书法事物发端或可溯之史料,下限至1949年。该志包括三大部分,一是书法胜迹、形制、理论等书法遗存。二是书法教育、社团、刊物、题写、交流等活动。三是开展书法活动、进行书法创作的人物。全志分为“传”“录”“表”三部分,共涉及200余位书家,并以李棠、文成郁为例介绍了编纂研究方法。

8.jpg

陕西近代书法研究所所长祁硕森


座谈会最后,台湾“中国书法学会”向陕西近代书法研究所赠送了刘延涛所著的《草书通论》。刘延涛生于大陆、长于大陆、学于大陆,晚年客居台湾,其书学思想理论的菁萃《草书通论》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精神的回归。陕西近代书法研究所以曹旭平先生提供的黄帝陵拓片予以回赠。

9.jpg

刘彬彬向陕西近代书法研究所赠书


10.jpg

笔会现场


11.jpg

12.jpg

image.png

image.png

15.jpg

活动留念

编辑:晓佳           责编:高思佳           终审:赵梓希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