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合阳引导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以“骑手友好”助力社区美好

发布时间:   作者:高盼成 娄甜 王小平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高盼成 通讯员 娄甜 王小平)炎炎夏日,每到上午十点左右,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凤凰社区的“骑手微家”里,就陆续有外卖员、快递小哥进来休息,骑手车位上整齐停放着他们的配送车。“社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好场地,天热了可以吹空调,还能应急充电……”外卖员刘满说。

微信图片_20240619151938.jpg

合阳县现有新业态企业22户,从业人员946人,单独组建党组织5个。在实际工作中,外卖员、快递小哥常常面临着“进门难、停车难、找楼难、休息难”等问题,且参与基层治理的意识不强、渠道不畅,使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人清地熟的优势得不到有效发挥。

为帮助解决新就业群体的内在需求和现实困难,引导他们融入社区、参与治理,营造友好、友善、友爱的良好社会氛围,今年以来,合阳县紧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主线,出台实施方案,开展“骑手友好社区(小区)”创建工作,推出“骑手友好”十项暖心服务,通过建立“骑手微家”、组建服务联盟、引导骑手参与治理等举措,推动社区(小区)党组织和新就业群体“双向奔赴”。目前,全县共创建15个“骑手友好社区(小区)”。

搭建“骑手微家”服务阵地

“刚送完几单,本来打算在露台趴着眯一会儿,没想到小区工作人员引导我去骑手休息区休息,让我很感动。”在花园社区幸福里小区“骑手微家”里,快递员李红周直言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幸福里小区是合阳县首家建成“骑手微家”的小区,按照“有场地、有设备、有人员、有服务项目、有工作流程、有服务制度”的标准,划分服务区、休息间、充电台、阅读角等功能区,配备空调、电视、微波炉等生活用品,提供政策宣讲、技能培训、文娱活动等服务,为新就业群体搭建舒心、贴心、暖心的“临时家”。

“骑手友好社区(小区)”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合阳县按照条块结合、分级负责、多方共建的管理模式,由组织部门联合住建局、市监局、城管局、城关街道等单位,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物业服务中心等,采取“空间功能叠加、阵地资源共享”的方式,精心打造“骑手微家”服务网点,使其成为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开展暖“新”活动、服务新就业群体的坚强阵地。截至目前,已在全县城市社区和规模小区建成“骑手微家”服务网点15个,实现了党群服务的精细化和实体化。

微信图片_20240619151941.jpg

“十项暖心服务”解难题

“我们对外卖、快递小哥进行了多次排摸,进入小区后楼栋不熟悉、跑冤枉路是他们配送过程中最头疼的问题。”城关街道社区办党员干部介绍,“有了‘便骑服务图’的详细指引,骑手在小区内配送能节省15%左右的时间。”

合阳县推出建好一批“红色领航 骑手微家”共享空间、成立一个“党建联盟”、制作一张“便骑服务图”、举办一批“暖新”活动等“骑手友好社区(小区)”十项暖心服务,切实帮助新就业群体解决头疼事、烦心事。

为帮助快递员、外卖小哥提高配送效率,各社区设计“便骑服务图”,规范注明小区楼栋、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骑手微家”服务网点、公共卫生间等具体位置,并将服务图摆放在社区(小区)出入口显眼处,为外卖员、快递小哥提供路线指引,有效提高配送效率。为进一步促进骑手与社区互联互融,提升新就业群体的社会归属感和认同感,合阳县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轴心”作用,动员驻区单位、“三新”组织、社区志愿者等多方力量组建“新就业群体服务联盟”,有序开展“知心走访”、政策宣讲、健康义诊、趣味运动、帮扶慰问、技能培训等暖心服务活动21场次,召开外卖员、快递小哥座谈会13次,协调解决新就业群体诉求事件24件。

微信图片_20240619151944.jpg

社区骑手成了“流动网格员”

“凤馨苑2号楼前的井盖松脱,一边塌陷大约3厘米,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近日,南苑社区“流动网格员”微信群收到新消息,正在配送的快递小哥贺鸿发来一张照片,不到两小时,社区就将修复好的井盖照片发到群里,进行了反馈。贺鸿是一位“90后”骑手,今年5月,他通过南苑社区的“流动网格员”招募,主动报名成为一名骑手“流动网格员”,协助社区处理“工单”10余件。

合阳县结合网格化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上楼入户、直面居民的特点,引导新就业群体担任骑手“流动网格员”,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及时将发现的街区秩序、安全隐患、矛盾纠纷、公共环境等问题线索拍照上传至骑手“流动网格员”微信群内,社区网格负责同志根据反馈信息,第一时间分派至相应网格,由专职网格员及时前往现场核实,并对接相关职能部门妥善处理,切实做到“骑手吹哨、社区把关、网格派单、部门接单”闭环管理,实现“问题诉求有人管,发挥作用有平台”。

截至目前,合阳县已累计招募58名外卖员、快递小哥担任社区骑手“流动网格员”,成立5支骑手志愿服务队,颁发聘任书、发放小区通行证116个,上报垃圾乱堆、车辆占道、墙面脱落、井盖破损等问题“工单”32个,有效延伸社区治理触角,实现新就业群体享受服务和参与治理的双向“友好”循环。

 

编辑:佑怡           责编:李彦锋           终审:慕瑜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