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错过的“长安四子”

发布时间:   作者:陈慧娇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946213C5-EA8B-498D-8748-EBBD2282134E.jpeg

 6月16日,梅墨生艺术展暨长安四子书画篆刻展在西安浐灞丝路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开幕。这个展览可以说是传统审美范畴内的风骨风雅,在整个展览里面充满其自身气质,每个艺术家性情不同展现方式不同,诗经古词维度不同,从而发展出不同面貌。这是吴振锋、魏杰、刘星、蔺雨四人自2014年之后相隔十年的纪念性展览,也是纪念梅墨生先生逝世5周年展览。

梅墨生,一位在中国国家画院享有盛誉的综合艺术家,其在国画、书法、理论、批评及诗词等多个领域的深厚造诣,使其早在二三十岁时便以《20世纪书法家批评》一文震惊艺坛,迅速崛起为当代书法批评界的领军人物。时光荏苒,这一成就已历三四十年之久。更为难得的是,梅墨生先生与长安四子——吴振锋、魏杰、刘星之间的深厚友情,持续数十年,他们相互切磋技艺,直面批评,彼此包容,共同成长。蔺雨作为梅墨生的入室弟子,深受其影响,迅速承继其艺术精髓,培养出独特的艺术风骨,在书画、诗词等领域均有所成就。2014年7月,吴振锋、魏杰、刘星、蔺雨四人举办的“当行出色”书画篆刻展在西安亮宝楼首展,梅墨生作为学术主持人,他与策展人李建森先生共同塑造了《长安四子》这一艺术品牌。

 什么是“长安四子”?

 说起“长安四子”,或者说“西安”,很多人都认为是一种比较片面和不合理的说法,确切地说,“陕西四子”只是关中地区的书画篆刻的一股清流。在陕西,有“长安画派”、“黄土画派”等。我们探索过方济众、谈过刘文西,大体上说,“长安四子”是新时代维度不同、不妥协的文人气。

 提到长安,是历史上众多朝代的都城,是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长安、镐京等人才辈出,如今已成为世界历史名城。长安是风雅的,让人趋之若骛。

 那么到底什么是“长安四子”?这里的“四子”不是事物,而是指“腹有诗书气自华”。《长安四子》是传于陕西的风骨。

 那么我们如何理解新时代文人气质?

 比如蔺雨作品包括草书行书,隶书楷书等第一次集中,作品在各个维度如何展现新时代尺度文人作品现实生活中需要草书作品,主要想表达当时的状态。草书需要整篇布局看待,草书草法需要理解,单个看和最后看是不同地。结合时代发展,迎难而上是想通过艺术呈现的尊重。如果说梅墨生写文人情怀,从作品可以看出他与自身、与世界与官僚主义的不妥协。书为心画,每个艺术家心境不同,创造力就不同。

 遗憾的是,2019年,正值花甲之年的梅墨生先生不幸辞世,令人扼腕叹息。此次展出的梅墨生作品涵盖和呈现了梅先生的艺术创作理念与艺术风格,也是梅先生去世后其作品第一次出京展示。此次梅墨生艺术展暨长安四子书画篆刻展共展出230余件艺术作品,其中梅墨生49件,吴振锋31件,魏杰45件,刘星62件,蔺雨58件。

 展览以“风骨与清流”为主题,是一场对当代写意精神的深邃探讨。梅墨生与长安四子的作品,共同勾勒出文人气质与艺术清流的天朗气清。我们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守护者,更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的站立者。

“传承”梅墨生

 历史总是由一系列标志性事件组成的,我们今天正在创造历史。蔺雨回想2014年7月,四人首展时第一次拿出自己的书法习作,充满着稚嫩与蹒跚。“传承”梅墨生是传承骨髓,是人的使命,是责任感,是对文化的追求。其本身是对家国的深厚情感,一步一步激励着我们所有文化爱好者。这是底蕴,是进一步推动发展重要阶段。

吴振锋认为,他们几位的一致性在于都是传统文化的守望者。蔺雨与梅先生相识于2013年5月,在南五台他行军礼拜师,后在梅先生的带领下,不断培养出文人气质。

魏杰认为,一名好的篆刻家在追求技艺的同时要不断从古文字中汲取营养,另外要加以现代元素与本土地域文化才能走得更长远。

刘星表示,自己将不断保持中国画的纯正性,不断追求笔墨精神。

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评价,长安四子书画篆刻展作品兼具文韵、情怀,从中能看出他们尚学和技道相融的品质。

作为陕西省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蔺雨表示:“接下来我们会组织文学艺术界对‘风骨与清流’进行探讨,希望能不断营造出天朗气清的创作环境。”

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张红春表示:“这个展览在我心中早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因为这五位艺术家以其独特的文人气象和艺术清流,已经在艺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我与梅墨生先生的交情颇深,每当他踏足西安的土地,我们总会有机会相聚,共同探讨艺术的深邃与人生的哲理。他的文人情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对我影响深远。”

据了解,该展由程征和张渝担任学术主持,徐人杰和金冈联合策展,由梅墨生与长安四子策展团队精心策划一年多,中弘(陕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倾力协办。展览至7月9日闭幕。


编辑:职霆           责编:李彦锋           终审:张建全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