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府谷木瓜镇:联村抱团育人才 三产融合促振兴

发布时间:   作者:李娟娟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李娟娟 通讯员 吴杰  张占林)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榆林市府谷县木瓜镇经济联合总社激发人才活力,构建1(镇经济联合总社)+10(10个村集体经济联合社)+N(特色产业)人才引领产业发展新模式,推动村集体经济“抱团取暖”、乡村人才“竞相奔涌”,实现黄米“小产业”撬动乡村“大振兴”,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等称号。

聚焦“一条主线”,谋划人才引领“作战图”  

木瓜镇把“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作为重要政治考量,聚焦“人才引领乡村振兴”这一主线,通过开展人才调研、召开乡贤座谈会等方式,把人才“关键变量”转化为推动村集体经济壮大、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激活乡贤人才资源优势,全面实施“坡改梯”、高标准农田等打基础、利长远产业项目,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目前,全镇累计建成道路集雨设施32处、旱作节水农业示范项目2处,平整土地3万余亩,流转土地1.7万余亩,集体经济直接收益170余万元,带动户均增收近1000元。

实施“三大工程”,共绘人才引育“同心圆”  

“光靠引才不够,立足本土培养人才是长久之策。”这是该镇干部群众的共同认识。  

近年来,木瓜镇构建金字塔形的人才结构,内育乡土人才,选优配强乡贤人才担任总社支部书记,实施“头雁工程”,全面提升“头雁”工作能力和水平。实施“鸿雁工程”,广泛培养种植、养殖、电商、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职业农民,先后培育出返乡创业青年张连兵、致富带头人刘军军等21名乡村人才。实施“雁阵工程”,建立健全人才组团帮扶、挂职帮扶、驻村帮扶、重点帮扶等机制,吸引培育优秀创业人才20名,聘请21名农业水利技术专家担任“乡村振兴顾问”,帮助解决乡村发展难题。  

如今,该镇各类乡村人才引导盘活村内资源优势,走上了差异化发展道路。常塔、木瓜、阳坬村利用川道灌溉基础优势,引进蔬菜大棚种植能人,发展大棚果蔬产业,培训及就业农民160余人次;前梁村引进返乡创业大学生和技术人才,发展肉牛等产业,形成了“秸秆回收—储草饲料—粪污还田—有机种植”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新“三+模式”,打造以才兴产“新样板”  

该镇聚焦“党建+人才+产业链”的富民效应,在黄米种植、加工、研发销售等环节设立党小组,构建起“前端有机生产种植—中端初深精加工—末端市场营销融合”产业链新模式,相关经验做法成为全县农业工作亮点示范推广。  

筑牢“人才+”支撑,强化人才助力乡村振兴作用,成功打造万亩有机糜谷基地,获得糜谷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打造出“黄米脆片”“黄米汤圆”“米小酥”等系列黄米农副产品,初步形成“中国黄米看府谷,府谷黄米看木瓜”的品牌效应,全链条打造“产加销”三产融合发展格局,实现产业“品牌化”。  

构建“互联网+”载体,建设黄米品牌授权店、体验中心,建立电商孵化基地营销平台,从生产种植、初深加工、市场营销全链条宣传推广黄米农产品,让“黄米产业”与“人才引领”合作效益最大化。

编辑:夏雨           责编:李彦锋           终审:张建全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