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5镇成功创建第四批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乡镇

发布时间:   作者:高盼成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高盼成)近日,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通知,命名45个乡镇(街道)为第四批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乡镇(街道)。渭南市富平县淡村镇、临渭区下邽镇、澄城县安里镇、大荔县官池镇、蒲城县陈庄镇榜上有名。


富平县淡村镇


近年来,淡村镇始终以构建覆盖全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文化事业的重要任务,切实保障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权益,持续推进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目前,淡村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达到全覆盖,村级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文化器材室实现全覆盖。镇文体中心集图书阅览、科普培训、展览、投影及健身为一体,按照“6+X”模式,淡村镇在文体中心设置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场所;镇级文化站内设红色记忆厅、激情筑梦厅等七大功能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文化广场。中合村村史馆建设是模式中重要的“X”项目,运用数字融媒体技术智能化展示淡村镇中合村风俗文化、历史变迁的缩影,起到延续乡村文脉、保护乡村文化形态、促进乡村文化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

“淡村镇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中合村融媒体数字村史馆”等文化设施坚持高投入、高规格和高效运营,充分利用淡村镇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努力打造生态与人文和谐、有机现代农业与城郊乡村旅游业联动发展的美丽乡村,使淡村镇成为“红色文旅”的标志之地。“习仲勋陈列馆”“书香淡村”建设、“群众小舞台”等丰富多样的红色公共文化服务品牌项目,为淡村镇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为文化强省建设不断贡献力量。


澄城县安里镇

安里镇位于澄城县城西北10公里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安里镇围绕“兴文强镇”目标,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作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着力打造“仁德安里,徵西郊衢”文化品牌,镇域公共文化事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4.png

安里镇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专人专职管理综合文化站,每天免费对外开放12个小时。同时,设立意见箱、公开监督电话,定期召开公众座谈会,及时收集群众意见,优化群众体验。在基础设施方面,不断整合现有设施、盘活闲置资源,推动镇村两级综合文化服务站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实现全覆盖。今年,足球运动场和体育文化公园项目落地,为群众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健身场所。

此外,安里镇举办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近三年累计镇级文化汇演50场次,每年举行的夏季“农民文化艺术周”已成为安里镇对外宣传的一张靓丽名片。在文化人员队伍建设方面,积极壮大文化队伍,把群众的文化需求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方向,围绕群众喜爱的表演形式挖掘人才。在文化传承方面,安里镇深挖镇域历史底蕴,建设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搭建非遗技艺交流学习平台,让传统历史文化焕发“新活力”。


蒲城县陈庄镇

近年来,陈庄镇坚持两高原则、双化路径、双文融合模式,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现已建成两级高标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独立设置镇综合文化站,按照“6+X”模式设置,标牌醒目,制度齐全,配有图书5000余册及应急广播、多媒体设备、电脑等,新建12个文化体育广场,9个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室内外场地完善,文化服务人员齐全,不断激发人才队伍活力,制定镇综合文化站职责分工准则,全镇9个行政村共组建14支业余文艺团队,通过各种形式的文艺表演,不断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7.jpg

另外,全镇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广覆盖品牌化,节庆活动点燃乡村“烟火气”,广泛组织开展节庆文化活动,努力营造“处处有场景、天天有活动”的浓厚节日氛围。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基本文化服务项目健全,文化娱乐厅、时代建设厅、图书借阅室、电子阅览室、文化活动室、多功能室等公共文化空间全天向群众开放,并围绕农民主体和高质量发展主题开展“书法比赛活动”“象棋比赛活动”“乡村振兴奋斗有我主题演讲大赛”等系列品牌活动。组建多支志愿者队伍开展“送戏下乡”等活动、组建“老年书法协会”、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燃动全民健身“嘉年华”等,推动全民健身和增强乡村文化凝聚力。

在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方面,陈庄村以特色产业和优势资源为切入点,探索农文旅融合的绿色发展之路,不断强化服务体制机制保,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


临渭区下邽镇

下邽镇是古下邽县城所在地,有“三贤故里”之称。镇域内文化资源丰富,有慧照寺塔等诸多文物保护单位及非遗传承。

10.jpg

在基础设施方面,镇综合文体中心各个场馆现已经全部实现免费开放。行政村文化活动室、活动广场、体育健身器材、农家书屋、特色文化舞台、村史馆、主题公园、特色文化广场等各类设施全覆盖,镇域内布设有多个文化主题墙,全镇初步形成活动有场所,群众有组织,节日有氛围的新格局。同时发挥示范引领,开展“十万孝子爱心助餐”福暖农村互助幸福院行动,组织志愿服务队、驻村干部聚焦特殊困难老年人生活和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保障,实施“一老一小关爱保护”行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助力乡村治理。突出特色产业,以葡萄产业园为依托, 借助下邽葡萄举办特色活动,连接多条文体旅游路线,举办“美好临渭龙行龘龘”下邽镇迎新春“欢欢喜喜过大年”系列活动,深挖传统文化,保留和传承下邽“四月八古庙会”,通过举办传统的“社火表演”“物资博览会”等,以历史文化牵线搭桥吸引游客,探索美食文化新路径,成立下邽荞麦饸饹协会,筹办南七饸饹美食节,进一步展壮大健康文化产业。


大荔县官池镇

近年来,官池镇文化站紧紧围绕工作重心,大力加强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不断发展壮大全镇的文体队伍,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成绩显著。

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对全镇公共文化体育设施进行检查,排除安全隐患,及时更换毁损器材设施,满足群众日常需求。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娱乐活动。组织敲锣鼓、闹社火、广场舞表演、篮球赛“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等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文体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群众的参与感和获得感。突出地域文化特色。“背花锣”“血故事”等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孙家村、九龙村、马二村等本村能人志士编撰各村能人编撰村史家谱,为后人提供宝贵的文化财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官池镇综合文化站常年免费开放图书阅览室等,图书馆现有藏书3000余册,每周对公众开放服务时间累计49小时,常设图书阅览、书法、美术、剪纸、电影、戏曲等免费活动项目。同时,为各村配备农家书屋、篮球架、乒乓球台以及锻炼器材。

近年来,官池镇将旅游开发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结合,以新茂农场、英考鸵鸟园2个3A级景区为依托,通过放大效应不断发掘和推广优势文化产业,形成文化与产业共富新格局。


编辑:佑怡           责编:小木           终审:慕瑜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