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读书就要知道怎么样读书,《如何阅读一本书》详细告诉我们以不同阅读方法接触不同读物之道——如何阅读实用性与理论性作品、想象的文学(抒情诗、史诗、小说、戏剧)、历史、科学与数学、社会科学与哲学,以及参考书、报章杂志,甚至广告。这种传授分类读书的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试想,读一本休闲书和读一本专业书籍其读法肯定是不一样的。读休闲书,可以是“好读书,不求甚解”,只要它带来赏心悦目的感觉即可,但读专业书籍,是要领悟其思想,形成自己的知识的,这时候就要“好读书,融会贯通”了。在如今信息爆炸时代,碎片化读书成为潮流,有些读者会陷入蜻蜓点水式的读书误区,为此,借鉴物理学中匀速直线运动最省力的观点,倡导“均速阅读”,也就是对于感兴趣的主题书籍,保持一定的阅读频率,坚持下去,自然会有收获。
叶公好龙装腔作势式的读书不是好读书,真正的好读书是要将自己真正埋入书香之中,在生动的文字里遐想,在优美的图画中徜徉,在深邃的哲思中升华。
读好书,是说读书要有取舍。人类的书籍太多了,但并不是所有的书籍都值得读,所谓“好书不厌读百回,熟读深思子自知”,要读书,就要重点读好书。宋代宰相赵普读书不多,平生只读了半部《论语》而已,但照样成功协助宋太祖、宋太宗治理好了天下,因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但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号称读书万卷,却仍然一无所成,被嘲笑为“书呆子”,所以并不是书读得越多越好,关键在于读好书,把书读通。
国外学者也有同样观点。法国文艺复兴后期、十六世纪人文主义思想家蒙田说:“初学者的无知在于未学,而学者的无知在于学后。”第一种的无知是连字母都没学过,当然无法阅读,第二种的无知却是读错了许多书。英国诗人亚历山大·蒲伯称这种人是书呆子、无知的阅读者。哲学家叔本华说:“在读书时,我们的头脑实际上成为别人思想的运动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