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锔瓷”

发布时间:   作者: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来到“瓷都”景德镇,便兴冲冲地沉迷到“瓷海”当中。在寻寻觅觅挑挑拣拣了好一阵后,那股稀罕劲就悄然退去。聊赖无依之时,又倦意浓重,索性改变主意,回到下榻的三宝村“锔瓷小院”民宿。正欲卧床小寐,忽闻窗外清脆的敲击之声,此声节律明晰,强弱有度,起起落落,窸窸窣窣,无纷繁芜杂之躁,反而悦耳赏心,令人平静淡然。好奇心驱使,在困倦四散中循声而望,此家民宿主人陈力平,原是当地很有名望的一位“锔瓷”达人,他正在对一个价值不菲的茶器进

行锔钉固定。征得同意,有幸旁观他的“锔瓷”绝活。

有句话叫“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说的正是这门古老的传统手艺——“锔瓷”。简言之去定义,就是用金、银、铜等金属做成的锔钉,对破损的瓷器进行修补,让其复原再生,重归于好。“锔瓷”作为一种非常精密的手工艺和艺术再创造,对工作环境和操作者的心境都有着极高的要求。“锔瓷小院”就坐落在青山如黛、溪流淙淙的村落里,幽静而古朴,能感受到主人“抵御浮躁,恪守美好”的那颗恒心,非常适宜“锔瓷”艺术创作。有一种说法,“器物破碎,人心亦碎”,正说明了人们对器物日久生情,意外破碎又无法修复的崩溃心情。能成人之美的人,能体悟到“惜物保福”的人,一定是慈眉善目,相由心生的。眼前的“锔瓷”达人陈力平身着淡青色复古服饰,清瘦而俊朗,目光里透着岁月沉淀之后的温和与敏锐,两撇浓密的山羊胡,格外惹眼。为我沏茶让座后,陈力平拿起一个熟人送来,已经碎成三部分的青花瓷茶具在仔细端详,反复揣摩它的破损纹路,思忖着如何钻孔,以及怎样锔钉排列。当皱眉舒展,山羊胡也跟着翘了两下后,陈力平有了成竹在胸的底气,也有了让瓷器涅槃重生的具体相貌了。只见他将三块破碎的瓷器先拼合起来,再用细绳缠绕捆扎,将各碎片紧紧固定,经小锤敲击,严丝合缝后,完成拼接。到了钻孔环节,堪比“走钢丝”,力道拿捏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陈力平深谙其难度,猛吸几口烟,又抿了一下茶后,才拿起金刚钻,屏住呼吸,沿着思考好的修补路径,钻出一排深浅合规、尺寸均匀的小孔来。几个轮回下来,陈力平的鼻尖和两鬓都渗出了汗水,他没顾得去擦汗,而是将一个个考究的铜制锔钉插进钻孔里。拿起小锤,轻微敲击,使锔钉固定抓牢,再让其平整光滑,饱满熨帖而不显多余。

当今的锔瓷修复,不仅要“破镜重圆”,还要能焕发出崭新的装饰美感来。在陈力平工作室的展柜里,摆放着锔瓷过的紫砂壶、玉器、茶具等物件,无疑在“镶嵌工艺”上都达到了极致。每件器物都是陈力平巧妙借助其残缺美,发挥艺术的想象,运用不同的锔钉,锔出梅兰竹菊或花鸟虫鱼。陈力平在“一拼一接,一钻一锔”之间,建立起人与器之间的无声交流。不由得感叹,“锔瓷”的过程都是“缝补生命”的过程,因而“锔”出来的作品毫无疑问都是对原器物价值的叠加与升华。

陈力平见我不吱声,只是入神地看他“锔瓷”,话多了起来。“我师父王镇海先生,是北派锔瓷泰斗,也是宫廷锔瓷技艺传人,他曾给我讲:‘锔瓷,其表为修复之艺术,其内乃圆融之人生。’我现在理解就是在残缺中要善于发现美,不破不立,关键要在困境中灵活找到变通之法,如何赋予其全新生命魅力,这就是‘锔瓷’这门绝活的价值之所在。”

日当正午,走出陈力平锔瓷工作室,我对“技进乎道”这句话又有了全新的认识。

编辑:大雄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