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秦腔演出常用音源调音技巧

发布时间:   作者: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戏曲作为中华文明的璀璨瑰宝,历经数千年的沉淀与传承,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脉络。在绚丽的舞台上,演员与乐队精湛的表演,将故事的跌宕起伏与人性的善恶美丑展现得淋漓尽致,为观众呈现一场场视觉与听觉的饕餮盛宴。而舞台音响不仅是连接演员与观众的桥梁,更是完美展现舞台艺术的重要支撑。古人云:“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又云:“音,声也,生于心,谓之音。”完美的音响效果,如同演出的灵魂之声,既能烘托剧情的氛围,又能强化情感的表达。所以一名优秀的调音师是整场演出中举足轻重的幕后英雄。他们凭借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合理的技巧以及强大的掌控能力, 为舞台表演提供坚实的支撑,确保能够达到最佳的演出效果。以下便是以小乐队为例,对戏曲演出中一些常用音源调音技巧的探讨。

1.场地及使用设备:场地240人实验小剧场,设备主扩KV2 ES1.0,超低KV2 ES1.8,返听PEAVEY TP12M,调音台MIDAS M32LIVE,话筒SHURE乐队SM57,BETA27,演员SLXD14/93。

2.音源与数值设置:秦腔小乐队一般有板胡、二胡、琵琶、三弦、中阮、扬琴、笛子、大提琴等常配乐器。

板胡是秦腔中最主要的伴奏乐器,音色明亮、高亢雄劲,音域d2~g4(频率范围298Hz~2260Hz,1600Hz以上戏曲伴奏中很少用到)低切100Hz;高切16kHz;110Hz Q值0.71+2.0dB;415Hz Q值0.71+3.1dB;800Hz Q值0.53~2.1dB;9.5kHz Q值0.35~2.7dB。

二胡文场拉弦乐器。音色柔和、清亮饱满,音域d1~d4(频率范围293.7Hz~1760Hz)。低切100Hz;高切16kHz;160Hz Q值0.35+2.1dB;305Hz Q值0.71+2.79dB。

琵琶文场表现力最为丰富的拨弦乐器。音色清脆、明亮,音域A~d3(频率范围在104 Hz~1128Hz)低切100Hz;高切16kHz;1kHz Q值0.71+1.2dB;6.2kHz Q值0.53+1.7dB。

三弦文场低音拨弦乐器,音色粗犷、豪放,富有穿透力,音域G~g2(频率范围96Hz~768Hz)低切100Hz;高切16kHz;680Hz Q值0.71+2.8dB。

中阮文场拨弦乐器,音色圆润、悦耳,音域浑厚、宽广,音域G~g2(频率范围96Hz~1480Hz)低切100Hz;高切16kHz;680Hz Q值0.71+0.8dB;1.1kHz Q值0.68+2dB。

扬琴文场击弦乐器,与钢琴同宗,低音浑厚饱满,中音纯净悠扬,高音清脆嘹亮。音域A~f3(频率范围在104Hz~1420Hz)低切100Hz;高切16kHz;1.9kHz Q值0.71+1.8dB;6.2kHz Q值0.53+1.8dB。

竹笛文场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音色动情、婉转,音域a1~c4(频率范围在400Hz~2048Hz)低切100Hz;高切16kHz;1kHz Q值0.71+2dB;6.2kHz Q值0.53+1.8dB。

大提琴文场唯一的西洋低音弦乐器,音色浑厚、饱满,富有穿透力,音域C~a2(频率范围64Hz~512Hz)高切16kHz;90Hz Q值0.71+2.8dB;300Hz Q值0.71+2dB。

戏曲演员的调音那就千人千面、因人而异了,最忌讳生搬硬套,一定要按演员自身音色做调整。一般生角演唱时气从丹田而出,通过喉腔共鸣,直接发声,声音位置较靠前,适当加一些中频和中高频,提高清晰度;花脸的演唱刚劲雄壮、粗犷豪放,速度较快,声音位置较生角靠后,适当加一些高频和中高频率。老旦的演唱古朴苍迈,适当加一些中频和中低频,使音色更有底气;旦角演唱时丹田气经过喉腔时演员将喉腔缩小,使之发出比真嗓较高的音调,演唱华丽优美,一般在700Hz适当衰减,1kHz~4kHz稍作提升,使其更加悦耳细腻。

现代舞台音响技术的运用,为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同时,这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无论是传统艺术还是现代技术,都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戏曲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更在音响技术的加持下,展现出更加绚烂的艺术魅力和生命力。

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文化艺术的不断追求,戏曲艺术必将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贡献更多的力量。


编辑:大雄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