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穆涛
四象是太空中的星象图,每一物象由七颗恒星构成,共二十八星,古人称“二十八星宿”。
古代中国人仰观天象,观测日、月、金、木、水、火、土七星(并称“七曜”)。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发现并捕捉到了一年之中太阳运行的主轨迹,以黄道和赤道(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轨迹)沿线的二十八颗恒星为观测坐标,并将之理解为太阳沿途休息的客栈,因此称“二十八星宿”。
古人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是以恒星为背景的,这是因为古人觉得恒星相互间的位置恒久不变,可以利用它们做标志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经过长期的观测,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称为“二十八宿”。黄道是古人想象的太阳周年运行的轨道。地球沿着自己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从地球轨道不同的位置上看太阳,则太阳在天球上的投影的位置也不相同。这种视位置的移动叫作太阳的视运动,太阳周年视运动的轨道就是黄道。这里所说的赤道不是指地球赤道,而是天体赤道,即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
二十八星宿,是观测“七曜”的参照坐标。
在中国古人的视域里,二十八颗恒星是组团运行的,每七星为一结构单元,共四个组团。先民们以春分时节为观测的基准点,站在大地上仰望星空。春分这一天,第一组团的七星(角、亢、氐、房、心、尾、箕)出现在东方的天空,形状如苍龙;第二组团的七星(斗、牛、女、虚、危、室、壁)出现在北方的天空,如龟蛇互绕(玄武);第三组团的七星(奎、娄、胃、昴、毕、觜、参)出现在西方的天空,如猛虎下山;第四组团的七星(井、鬼、柳、星、张、翼、轸)出现在南方的天空,如大鸟飞翔。中国古人的观察力宏阔而且细致,同时富有充沛的艺术思维魅力。
从西水坡“龙虎图案”也可以了解到,在公元前4500年至公元前4300年间,古人就准确认知了春分和秋分,但还没有把握住夏至和冬至的时令特征。史料中对四季的最早记载,是在《尚书·尧典》中,春、夏、秋、冬被称为“日中”“日永”“宵中”“日短”,“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其中“星鸟”“星火”“星虚”“星昴”,均为二十八星宿中的恒星名称。
关于“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
中国人的大历史,是从认识太阳、月亮、星辰开始的。
远祖先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由此知道了太阳的重要,于是用心琢磨,捕捉到了日出和日入的规律,“日”的概念形成了。为了弄明白日长和日短的奥秘,人们发明了一个方法,在地面上垂直树立一根棍子,立竿见影,记录并分析影子的位移变化。大自然中的“时”本来是无间的,混沌一团,用这种方法,把“光阴”区分出间隔和间距,“时间”的概念就此而成。这根棍子是中国最早的计时工具,学名叫表。今天,钟表秒针的跳动,就是对当初光影位移的生动临摹。
有了时间,人类才有了可以触摸的历史。
先人们白天观察太阳,晚上观察月亮。月亮的运行规律被认识到之后,视野由平面变为立体,开始用比较的眼光看待世界,万物在阴阳对立之中和合共生。中国天文学和中国哲学在这个时间节点,相伴随着开启了序幕。
伏羲八卦的出现,是中国人认识力的首个标志性成果。
人们以天(乾)、地(坤)、火(离)、水(坎)、雷(震)、风(巽)、山(艮)、泽(兑)八种物质元解构世界。天地定位,日月水火相映相射,雷与风相搏,山与泽通气。这时候还没有文字,用八种符号指代:乾( )、坤( )、离( )、坎( )、震( )、巽( )、艮( )、兑( )。八卦符号是中国最早的书面表达,是中国文字的源头和肇始。传说中的伏羲时代,距今八千年前,大约在公元前6500年。
黄帝与蚩尤征战的时候,天象研究的成果开始应用于军事。黄帝的大臣风后、力牧、常先等,既是军事家,也是天象学的专家。传说中的呼风唤雨,实际上是预知风雨,就是天气预报功课做得比较扎实。黄帝成为部落联盟首领之后,将天象研究纳入政府日常工作,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和民众生活。“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余”。
羲和不是一个人的名字,是两个部落首领名称,羲是一个部落,和是一个部落,常仪也是部落首领名称。羲和与常仪也可以理解为天象观察和研究机构的名称。到尧帝时期,中国建立起了世界上首家天文台,“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黄帝时期任命“羲和占日”,尧帝时期仍是“乃命羲和”,由此也可以得出羲和不是人的名字。此之外,还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建立起了天文观测站,“分命羲仲,宅嵎夷”,“嵎夷”大概在东部海滨之地。“申命羲叔,宅南交,曰旸谷”,“南交”有两种说法:一是交趾,在越南北部,汉武帝时期曾设置交趾郡;一是指春秋两季之交。“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昧谷”在西部,一说在昆仑山。“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朔方在内蒙古境内,汉武帝时期设置朔方郡。
“臾区占星气”,臾区是黄帝的大臣,即鬼臾区,是上古的医学家,传说《黄帝内经》(《黄帝内经》一书现已被证实是后人假托黄帝、岐伯、鬼臾区之名的医学专著,成书年代在春秋和汉代之间)即出自其手。鬼臾区还是星象学家,传说是“五行原理”的发明人,是中国最早的风水学大先生。
中国古人观测太阳和月亮的同时,夜空中满天的星辰更具魅力。二十八星宿,“四象”中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超凡想象,四季中的五行原理,以及北斗七星、天宫三垣,共同构成上古时期中国天文学的辉煌成果。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