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风筝放飞心情(2)

发布时间:   作者:墨耘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文/墨耘

  一项科技,只有插上文化的翅膀,才能飞得更高更远,风筝更是这样。两千多年漫长的岁月里,风筝积累了众多的文化元素。传统风筝上到处可见吉祥图案的影子,承载着人们丰富的文化生活追求,其中,放走晦气、祈求幸福平安和健身益智是最主要的文化意涵。特别是,清明节期间放风筝已成为一种有着丰富内涵的文化习俗。在此期间放风筝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寄托哀思、释放情感和寓意祈福的方式。或许风筝寄托了人们太多的情感,所以很多文学作品都将风筝作为重点描写对象。清朝初年文学家李渔创作的《风筝误》,风筝是贯穿戏剧首尾的中心意象,风筝的每一次起落都代表着主人公命运的转折;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风筝与其对应人物的命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其他意象一起,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叙事更加细腻,行文更加含蓄,以风筝意象为代表的草蛇灰线笔法增添了故事的意蕴和深度。现代文学家朱自清《春》里面的风筝,则是春的美妙旋律中一串生动的音符,是春的多彩图画中一抹鲜艳的油彩。可以说,科技创生了风筝,文化则成就了风筝,它们成了风筝的双轮驱动力。
  矫健的风筝,它一头牵着体育,一头牵着娱乐。
  《追风筝的人》将阿富汗的斗风筝比赛场面描写得绘声绘色。为什么称之为“斗风筝”,因规则和“斗”有关,也很简单,就是参赛者分别放起各自的风筝,然后用自己手里的风筝线割断对手的线,被割断线者输,最终留在场上的风筝成为冠军。从作者的描述看,这是一项较为奇葩的比赛,对参加比赛的青少年的手掌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为线很容易划伤参赛选手。那么是否有更科学更优雅的比赛呢?还真有,著名的潍坊风筝节举办的系列赛事就很不错。据资料记载,山东省潍坊市是风筝的发源地,每年四月的第三个周六举行风筝节会。届时,世界各地的风筝爱好者纷至沓来,参加多种多样的竞赛项目,如:打斗风筝赛、双线运动风筝团体芭蕾赛、四线运动风筝团体芭蕾赛、创新风筝赛、传统风筝赛、软体风筝赛、最大风筝赛等等,五花八门,让人目不暇接。四月末的潍坊天空,也因填满了争奇斗艳的风筝而绚丽多姿。


编辑:晓佳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