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国防工业职工摄影协会在南泥湾采风

发布时间:   作者:刘章建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通讯员 刘章建)五月的南泥湾,到处都飘散着槐花的清香。鼻息吸一下,一股带着一丝丝甜味的淡淡的幽香,就扑鼻而来,沁人心脾。

5月18日早上六点。南泥湾党徽广场。一伙“追光”的摄影家正在拍摄,这是陕西省国防工业职工摄影协会的摄影家们在采风。

南泥湾劳模工匠学院的尚老师介绍说,南泥湾的党徽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党徽,党徽高13.8米,其中13代表党中央在延安经历的13个春秋,8代表8年抗战;宽19米、长21米代表中国共产党建党于1921年。

站在南泥湾党徽广场,目光所及之处,那鲜亮的党徽熠熠生辉。这里,曾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象征。然而,面对当下这个信息爆炸、观念碰撞、多元思维、开放包容的新时代,我不禁开始思考:这个历史悠久的符号,在今天又意味着什么呢?

看着这个红彤彤的党徽,我在想,当年的“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号召力到底有多么巨大,让一群人从灭亡边缘,经过筚路蓝缕的自救,到生存、发展和壮大,在他们心里,如果没有心灵的涤荡和洗礼,如果没有理想和担当的高度统一,怎么会洁净和纯洁到从上到下全员全军都积极参加,共同到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的实践中去,度过了艰难的危机关头?

站在南泥湾党徽广场前,我深深感受到了这种精神的力量和魅力。它不仅仅是一个历史的符号,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和延续。我们应该珍惜这种精神、传承这种精神、发扬这种精神,让它成为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这才是我们要参透和领悟的精髓。

我不由地在心里肃然起敬。南泥湾,这个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一笔的地方,它的名字,与“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紧密相连,是艰苦创业、自力更生的代名词。然而,在当下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我们是否还需要继续强调这种精神?或者,这种精神是否已经过时,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

事实上,这里已经成为集红色旅游、参观采风和学习培训的好地方。

六点半。南泥湾景区的第一辆旅游大巴已经开启了旅游模式。

年轻的男导游大声的告诉从大巴车上下来的游客:“一定要先上厕所,因为一会儿有30辆大巴车赶过来!到时候上厕所排队。”导游的提醒,好像是刚好佐证了我的观察。

带着些许疑虑、带着陈思,我们走入劳模工匠学院参观学习。这里即将举行一场盛大的揭幕仪式——陕西省国防摄协马上就要在展览室揭幕摄影创作基地的牌匾,我们就是被邀请到这里来的。

揭幕仪式在庄重而热烈的气氛中圆满完成。仪式结束后,学院负责人严天池给我们普及了学院成立的背景、我国劳模精神的来历和红色基因传承的必然性、必要性。

2023年7月5日,我国劳模运动、劳模精神发祥地,延安大生产运动旧址——延安市宝塔区南泥湾镇天蓝草绿,热闹非凡,一件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大事件在这里发生。

1941年3月,国民党向中共中央抗日根据地延安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加上连年自然灾害的侵袭和十多万非生产人员的增加,使边区的财政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饿死、解散、还是自己动手的关键抉择,毛泽东亲笔题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一场轰轰烈烈的生产自救运动旋即在陕甘宁边区开展起来了。

三五九旅指战员高唱“一把老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歌曲,浩浩荡荡开进了荒无人烟的“烂泥洼”,打响了向荒山要粮的战斗。在旅长王震率领下,开展了著名的大生产运动。经过三年的耕耘,开荒10万亩。

期间,涌现出了吴满有、赵占魁、刘玉厚、郝树才等一大批劳动英雄和模范人物,形成了如今的劳模精神。南泥湾大生产时代虽然已经远去,但大生产运动所凝结成的劳模精神却永远彪炳史册,传承后人。大生产运动,为抗战、为中国革命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进一步改善了根据地的军民关系,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从来未有的奇迹”。而南泥湾,正是人们对这段历史的记忆核心,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象征。

80年后的今天,这里诞生了一座专注于劳模工匠精神传承的工会院校——延安南泥湾劳模工匠学院。我们就是循着这种精神,踏着劳动先辈们的足迹来这里学习、采风来的。

是的,如今的中国,早已不再是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我们拥有世界领先的科技、繁荣的经济和丰富的物质文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再提“自力更生”似乎有些不合时宜。毕竟,我们已经有了足够的资源和条件去享受生活,为什么还要去强调那种艰苦创业的精神呢?

然而,正是这种看似不合时宜的精神,却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是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富的时代,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忘记那些曾经的苦难和奋斗。正是因为有了南泥湾精神,我们才能够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生存下来,才能够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这种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

临走的时候,我又回望了一眼劳模工匠学院,看到这个传承和赓续着南泥湾精神的建筑群落,我仿佛看到了劳动英雄吴满有、翻砂工人赵占魁、种菜英雄杨步浩他们努力工作的身影。我知道,我的担心和疑虑,已经有了答案,那就是眼前的这座传承和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大学校,因为我们都是平凡而伟大劳动者,我们都是新时代国家建设的奉献者。

坐在返程的成上,我又嗅到了槐花清香的味道,这香味就是始终伴随着南泥湾快速发展的味道;也是时刻陪伴在我们走在向光而行路上的味道,花香跟着我们一起走向光明富裕的未来。

南泥湾槐花的清香味,让我铭记在心里,让我记住了南泥湾的遇见和美好,让我记住了这个五月充盈着香气的南泥湾,让我记住了这个中国革命危机关头力挽狂澜的南泥湾。


编辑:金苗           责编:鲍海           终审:张健全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