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大地有大爱——写在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

发布时间:   作者:  来源:群众新闻

“服务中心经常举办各类活动,帮助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5月14日上午,宝鸡市彩虹桥助残服务中心志愿者武晓燕向记者介绍,她是一名残疾人,过去一直接受社会的帮助,现在成为一名助残志愿者,让她有机会帮助更多的人。

宝鸡市彩虹桥助残服务中心经常邀请非遗刺绣技艺传承人为残障女性讲解刺绣历史、教授简单刺绣技艺,春节前还组织书法家及书法爱好者为残疾人朋友书写对联……如今,组织志愿助残活动、开展残健共融行动,已成为每月的固定项目。

残疾人事业被称为“春天的事业”。陕西有249万残疾人。省委、省政府全面落实扶残助残政策措施,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亲自协调解决残疾人事业发展重大问题。陕西各级残联组织扎根残疾人群众、倾听残疾人声音、反映残疾人诉求,全面落实扶残助残政策措施,用心用情解决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圆满举办全国残特奥会,41.6万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迈入全面小康,探索形成的残疾人精准康复、基层残联组织建设、残疾人居家无障碍改造等做法在全国得到推广,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火热实践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三秦大地有大爱的扶残助残氛围日益浓厚。

不断创造残疾人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新时代新征程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使命。省残联深入落实《“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十四五”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等残疾人保障性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与项目资金,借助残疾人就业、扶贫、托养、康复等项目示范带动,将残疾人工作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困难群体倾斜,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新一届省残联围绕“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奋进目标和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总要求,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16671”的工作思路,积极推动康复服务、就业教育服务、托养服务、文化体育服务、维权服务、助残组织等六大网络构建;去年以来,累计提供康复服务70.6万人次、辅具适配8.4万人次、儿童康复救助1.5万人次、托养照护2.4万人次、无障碍家庭改造1.4万户,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开展扶残助残活动,全力兜底保障,做好关爱服务。

我省共有129.6万持证残疾人,其中86.5%的人生活在农村,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群体。今年1月23日,汉中市汉台区首个“共享辅具”服务点落户汉中市人民医院。家住汉台区陈家营社区的张芳得知消息后,前往医院为腿部受伤的老伴儿租了一辆轮椅。

“我之前打算买一辆轮椅,但想了想只是暂时用一用,采用租赁的方式,以后用不到也不会浪费。这个租赁服务对我们来说很实惠。”作为“共享辅具”服务点的首批租赁者,张芳对这项惠民举措非常满意。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好农村残疾人工作是关键。为此,省残联印发《陕西省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助残共富促“千万工程”的实施意见(2024—2027年)》的通知,通过落实助残政策措施,实施“12+N”系列助残项目(12个助残共富项目、N个涉残助力项目),每年重点扶持500个助残共富“千万工程”示范村,通过示范带动,助推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帮助残疾人实现富裕。

残疾人事业任重道远,扶残助残大爱无疆。“我们将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省委和省政府工作要求贯穿残疾人事业全过程、各领域,充分发挥残联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残疾人的桥梁纽带作用,把扶残项目办到残疾人家门口,把助残服务做到残疾人心坎上,会同有关方面把惠残政策协力落实好,在‘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中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贡献残联力量。”陕西省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书记、理事长刘荣贤说。(记者 张英)


编辑:北月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