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府谷县沙梁村:“三色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   作者:李娟娟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李娟娟 通讯员 王虎)青石板上驼铃响,街道幽幽古韵长。从西口古道到贸易展示长廊,见证青石板上流转的时光;从“德和全”“玉泉当”老字号到现代豆腐加工坊、油坊,聆听时代的回响;从历史悠远的楼院到文化广场、网红桥、游乐池、民俗馆,感受快与慢的碰撞……近年来,榆林市府谷县庙沟门镇沙梁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文化红”“生态绿”“产业蓝”三色经济融合发展,踏上了发展的“快车道”。2020年沙梁古镇获批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52.3万人次,带动产业等收入56.8万元。

激活“红色”文化资源,着力焕发新生机。为保护古镇旅游资源,沙梁村按照“修旧如旧、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筹资957万元完成古镇街道、院落复古修缮,新建游客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仿古长廊、西口古道、娱乐广场等项目,使古镇重新焕发新机,古色古香的老街里,不仅保留着百年历史,也活跃着时尚的现代元素。在非物质文化传承方面,为了更好的宣传民俗文化,沙梁村组建了120余人的民俗文艺表演队,自编自导自演节目26个,每年正月十五、二月二、四月初八定期举办原生态民俗表演、古会、集会等文化活动,形成浓郁的古镇文化氛围和多样的文旅致富产业。2019年表演队参演央视七台“丰收中国”节目录制;2023年参演文旅部“四季村晚·大地欢歌”全国乡村文化活动;2022年以来共外出演出35场次,推动集体经济增收90多万元。素有“府谷民俗遗风活化石”之称的沙梁秧歌队和威风锣鼓队,男女老少人人都能表演节目,形式多样的民俗演艺轮番上演,让游客在意犹未尽中体验别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盛宴。

提升“绿色”生态经济,建设宜居新农村。过去的沙梁村由于长期煤炭资源开采,环境污染严重,为了更好地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府谷县林业局派驻村工作队到村指导工作,紧盯脏、乱、臭等环境卫生突出问题,修建了垃圾池、公厕,污水全部接入管网;同时,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投资80余万元实施“三山绿化”工程,共计绿化面积达到300余亩、河道治理面积达到2500平米、河道绿化1500米。环境改善了,村庄更绿了,群众钱包更鼓了,生活也更美了。村民刘美清说,“以前的沙梁到处都是黑煤面子,出来走一圈鼻子都是黑的,谁敢来旅游,现在环境改善了,旅游的人也多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我们都有了”。

推进“蓝色”产业发展,打造新型产业村。沙梁村按照“传统文化+特色农业+乡村旅游”模式,开启沙梁乡村振兴模式。2019年起,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优先股)”的模式,投资314万元建成养殖场1个、鱼塘2个、果蔬大棚20个、50亩采摘园等项目的建设,并配套种植苜蓿1100亩。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双膜拱棚20个,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实现户户分红受益。2023年,沙梁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30余万元,户平均收入28845元。

如今的沙梁,不仅有上百年历史的厚重积淀,也有铭刻着岁月沧桑的街巷,不仅有年轮滚动留下的辙痕,也有跨入新时期现代生活的悠然雅趣。

编辑:夏雨           责编:高思佳           终审:张建全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