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榆阳:硕果累累喜丰收 颗粒归仓收获忙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惠刘艳 时间:2022-11-09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惠刘艳 通讯员 贾赟)金秋时节,在榆林榆阳广袤的大地上,农民抢抓农时,有序开展秋收、秋管等农事活动,田间地头,农家庭院,一片忙碌的收获景象,一幅壮美丰收画卷在榆阳大地徐徐展开,一张张纯朴憨厚的笑脸是这个秋天最美丽的画面。
在红石桥乡马路湾村集中连片的玉米种植基地里,大型玉米籽粒直收机正在作业,玉米割台犹如一只巨型的手臂将玉米穗通过升运器送入脱离滚筒,金黄的玉米粒便进入收割机的“粮仓”,玉米穰粉碎物则直接抛洒在农田里,摘穗、剥皮、脱粒、装运等整个过程一气呵成,省时省力。这种玉米籽粒直收机不仅能够节约成本,还能降低粮损,有效促进玉米生产方式转型升级。 “我们合作社引进美国凯斯4099玉米棒脱粒机,每天可以收割大约300-500亩玉米。从收玉米到脱粒转运后进入烘干厂,全程实现一体化智能化。”榆阳区宏源画农机合作社理事长李随画说。 在鱼河峁镇柏盖梁村种植户刘彦丰承包的一千亩红葱种植基地里,一垄垄红葱整齐划一、郁郁葱葱。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一根根红葱被连根挖出铺满田地,等待着分拣、扎捆、搬运、装车,全程实现红葱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生产。 “陕北红葱具有抗寒抗旱抗病毒等特性,今年我分批种了一千亩,能销售三百多亩,明年从三四月份开始到腊月,每一个季节都可以销售。我们种葱全部采用机械化作业,每亩能节省人工费一千多元。”众跃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彦丰说。 在陕西大地种业(集团)有限公司马铃薯种植基地,只见马铃薯收获机在田里来回穿梭,个儿大光滑、色泽鲜亮的马铃薯争先恐后地“跳”出地面。分类、捡拾、装袋、装车……工人们在地里抢收马铃薯,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据了解,榆阳区地处北纬38度,是马铃薯黄金产业带。因气候冷凉干燥、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多呈沙性,发展马铃薯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榆阳区马铃薯生产规模大、产量高、薯形好、品质优,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是中国马铃薯五大优生区和高产区之一,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欧地理标志互认产品。 今年以来,榆阳区坚决扛起粮食安全责任,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22.65万亩。建成玉米增密度提单产示范区10万亩和吨粮田示范区2万亩,打造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15万亩,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1000亩与果树地套种豆类作物1万亩。扎实推进抗旱保粮工作,补种油葵、饲草、蔬菜等作物5.3万亩。秋收期间,我区农机合作组织300多家,农用动力机械1万多台,农机具10万多件,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80 %以上。 编辑:夏雨 责编:王越美 终审:吴汉兴上一篇:榆林市榆阳区古塔镇:四措并举奏响文明乡村新乐章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