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 > 延安文艺座谈会80周年 >

陕西艺术职院召开纪念“5.23”讲话发表80周年主题座谈会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王飞 魏韬 时间:2022-05-24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王飞  全媒体记者 魏韬)5月23日,陕西艺术职业学院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主题座谈会在文艺南路校区举行。校党委书记刘正利、党委副书记、校长杨孝龙与教师代表重温《讲话》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总书记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的重要回信。回望《讲话》发表80年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吹响时代前进号角,始终为民抒怀的波澜壮阔历史,回溯文艺初心使命,汲取智慧力量,奋进新征程。

微信图片_20220524190450.jpg

刘正利表示:《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国化时代化的奠基之作和经典文献,开辟了党领导中国文艺发展的根本方向和广阔道路。陕西艺术职业学院最早可追溯到1938年成立的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从建校起就有着红色基因与延安精神,一代代“陕艺人”在《讲话》精神指引下,站稳人民立场,在文艺战线上抒写了属于“陕艺人”的辉煌。作为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文艺教育工作者,要以身作则,在对照学习《讲话》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总书记关于文艺的系列重要论述中,准确领会和把握党领导文艺发展道路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及当代价值,厚植文艺为民情怀,深刻认识文艺“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赓续红色血脉,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历史主动,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培养更多优秀文艺人才。

杨孝龙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关于文艺的系列重要论述与《讲话》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新飞跃,为我们走好新时代新征程文艺发展道路锚定了光明航向。学校师生在艺术创作中要坚持人民性,与“人民同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作为艺术作品的根本,凝心铸魂;要坚持时代性,与“时代同行”,用文艺反映时代变革,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要坚守民族性,根植于民族文化沃土中寻找创作的源头活水,坚定文化自信,守正创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著名作曲家、胡琴演奏家、指挥家、陕西艺术职业学院教授张新怀表示:《讲话》中对普及与提高关系的论述,启人深思,作为文艺与教育工作者,将在今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与时代结合,与社会结合,挖掘、整理好陕西地方音乐,做好“传帮带”,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作出自己应有贡献。

全国“百名优秀戏曲专业专兼职教师”荣誉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奏员、陕西艺术职业学院教授张文宏表示:戏曲艺术自古以来就有着高台教化的重要作用,作为高校教师,在传授学生戏曲专业技能的同时,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

全国“百名优秀戏曲专业专兼职教师”荣誉获得者、陕西艺术职业学院高级讲师李瑾行表示:让秦腔艺术薪火相传是我们的光荣使命,将在为学生上好每一堂课中践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激发学生爱党爱国情怀,让秦腔“戏曲活化石”,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陕西省高校青年杰出人才,中国秦腔四小名旦之一,国家一级演员、陕西艺术职业学院教授梁少琴表示:“到人民中去”应成为艺术家锲而不舍的追求,要在人民火热的生活中萃取创作的题材与灵感,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作品要见人物、见精神,力求传得开、留得下,与时代同频共振。

陕西高职院校教学名师、高级讲师张格表示:作为文艺教育工作者要牢记自己两种角色、两种身份,坚持党对文艺事业的领导,立德树人,要让学生在艺术创作、表演的潜移默化中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培养合格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

陕西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陕西秦筝学会会长、陕西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薛莲表示:在艺术创作中坚持民族性就是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以艺术为媒,推动文化交流,包容共进。

陕西省师德标兵、陕西艺术职业学院高级讲师彭飞表示:重视文艺与人民的密切联系,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一以贯之的重要特点,文艺作品创作要与人民心意相通,求真向善,弘扬中国精神,最终实现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统一。

陕西艺术职业学院教授王圣龙: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创作从“小我”走向“大我”的力量源泉,深刻认识了作为文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担当,将立足艺术职业教育特色,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求艺术创作与艺术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出精品、出人才。

陕西艺术职业学院青年教师高刚红表示: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站稳人民立场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授业还要传道解惑,厚植学生人文素养,让学生在艺术作品精神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永攀艺术高峰。


编辑:卫卫           责编:慕瑜           终审:吴汉兴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