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文学天地 >

我在永寿挂职,很美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姚红良 时间:2025-11-14


文/姚红良


时间如白驹过隙。2023年9月8日,我到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挂职报到,转眼间,已两年有余。

两年里,很多人常常问我同样一个问题,“挂职,很辛苦吧?”说不苦是假的。从江南水乡到黄土高原,气候里的干燥、饮食中的酸辣、方言里的顿挫,初来时常让人生出些许不适。但这些都算不得什么,于我而言,挂职只是换了一种工作环境,接受一项新的挑战。

真正的牵绊,藏在视频里女儿问“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泛红的眼眶里,在电话那头妻子说“水管爆裂,修好了”的故作轻松里,在父亲生病时仍叮嘱“家里都好,你放心”的沙哑声里。当家人需要时只能隔着屏幕遥望,这份家庭缺位的愧疚,才是挂职干部心里最沉的秤砣。

挂职虽苦,但又很美。这美,似春风,在组织的殷殷嘱托和领导同事的支持、关怀与帮助中,吹进心田,渐渐完成从异乡人到“永寿人”的完美蜕变。这美,如酿酒,从刚开始的辛辣,日子久了,沉淀下来,倒出绵长的甘醇来。而这历久弥香的甘醇里,是独属于挂职干部的那份“美”。

这份美,有使命重任的指引。

定点帮扶是党中央着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作为中行定点帮扶工作队的一员,能参与这场国家战略的实践,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从接过同事的接力棒,走上挂职岗位的那天起,我心里暗暗为自己打气,“不辱使命,俯下身亲吻这片土地。”“落实帮扶责任,发挥自身优势,创新帮扶举措,加强工作指导,督促政策落实,提高帮扶实效。”两年来,我与同事们一道走遍了永寿的沟沟峁峁,村村寨寨,用心用情用力把论文写在永寿大地上。当促成的项目签约落地时,当永寿的农特产品被端上苏州人的餐桌时,当老乡们发来丰收喜悦的短信时,我懂得了挂职的非凡意义,真正体会到这份“美”的分量。

这份美,有信任包容的托举。

在永寿,挂职干部有一种特有的干事底气,就是“信任”。挂职伊始,县领导就鼓励说:“放手干,我们支持你。”这句话无疑给我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想建立入驻“中银善源”平台供应商KPI考评机制,实行优胜劣汰?“不要怕得罪人,我支持你!”;想对当地土特产进行提档分级,推出“槐花蜜码520”“槐花伏茶”等高端新产品?“大胆创新,不要有思想包袱!”想把“云上·永寿”电商大平台作为全县土特产的网上销售主渠道?“让国企益农公司做你的试验田!”……一次次鼓励、一份份信任,让我们敢闯敢试。2024年中行消费帮扶额达到1178万元,创了历史新高。我也荣幸地以挂职干部的身份,两次站上永寿县槐花旅游文化消费季启动仪式的舞台,作了土特产推介主旨演讲,据说此举开了挂职干部的先河。

除了中行定点帮扶工作,我还协助领导管理金融、经开区、平台公司等工作。分管得多了,尽管十分努力,但作为跨行业的挂职干部,工作中难免有疏漏。每当这时,领导给予我的永远是鼓励、是信任、是包容,这比任何奖励都让人振奋。

这份美,有团结协作的“上进”。

来永寿的两年,我总是被这里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工作氛围熏陶得“热辣滚烫”,激励我更加“上进”。

2024年,永寿县工业园区成功创建省级经开区后,我牵头制定了《深化经开区管理制度改革推动永寿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及永寿经开区总体规划、产业规划、空间规划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工作中相关单位和人员密切配合,深入学习、扎实调研,尤其是面对我的“急脾气”,大家任劳任怨,精诚团结,一句“都是为了永寿发展”,让我深受触动。

2024年以来,我利用苏州中行的客户资源,牵线搭桥引进中城工业集团,开展对汇川技术配套企业的专题招商。其中,鑫悦昇精密制造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47天,创造了“永寿新速度”。该项目在2025年上半年咸阳市重点项目观摩综合评比中获第三名。当大家把“这是红良县长招来的”类似这样“推功揽过”的话挂在嘴边,我总想起那些一起跑手续、盯施工的日夜——我不过是牵了线、搭了桥而已,真正托举项目落地的,是永寿人骨子里的“上进”,是一群人朝着一个目标往前冲的拼劲。

由于经开区的工作常需要与省市商务系统、工信系统进行对接,每到一处,听闻我挂职的身份,大家都格外热忱。“你们为基层干实事,我们更要搭好桥。”有次去省商务厅对接经开区政策,处室的同志热情接待,详细讲解,还让业务骨干耐心解答,迅速协调办理。像这样让我感动的人和事,不胜枚举。这股上下同心的劲,让我的挂职渐渐成了“任职”,让异乡成了我奋斗的主场。

这份美,有家一般的温暖。

记得初到永寿,领导就亲自交代食堂,叮嘱师傅征求我对饮食的口味要求,让我可以“胃”安。刚来不久,几位班子成员就热情邀请我们挂职干部下班后一起锻炼,从此我喜欢上了跑步、撸铁等运动,也在永寿完成了人生的第一个“半马”,让我得以“体”安。2023年年底,一场重感冒伴随高烧让我浑身无力,动弹不得,领导得知后立即安排我放下工作,安心就医休息,并让同事将一日三餐送到宿舍,让我深感“心”安。

2024年5月的一天,父亲和岳父来探望我,当天晚上正当我们闲聊间响起了敲门声,原来是几位班子成员来了。他们围坐在两位老人身旁拉家常,说永寿的变化,聊我做的事,话语间充满了肯定与感谢。两位老人回去后特意打电话给我谈话,“红良,你在那好好干,家里的事由我们搞定”。

正是这无微不至的点点滴滴,如家一般的温暖呵护,让 “此心安处是吾乡”在我身上有了最真切的注解。

这份美,有中行人接续奋斗的担当。

自2002年起,中国银行与咸阳北四县的缘分便已缔结,20余载光阴里,14批84名帮扶干部像接力棒般传递着使命,8亿多元无偿帮扶资金如涓涓细流浸润着这片土地,从助力脱贫摘帽到推动乡村振兴,每一步都镌刻着中行人的印记。

而这些帮扶数字的背后,是中行这个坚强后盾给予我们每一个中行人的干事底气和力量源泉。无论是总行,或是分行,对于我们的帮扶工作都全力支持。两年来,不管是向总行请示帮扶政策,还是对接分行资源,电话那头永远是 “马上办”“我来协调”的效率担当。它也让我明白,挂职路上,从来不是孤军奋战。

正是这样,我们的帮扶工作才会如鱼得水,成绩斐然。在2024年消费帮扶工作中,六分之一的销售额来自苏州中行。在金融招商探索实践中,成功招引的企业全部来苏州中行的客户。在带着温度的支援中,苏州分行员工累计捐书5500余册、价值20万元。2023年至今,中国银行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调动资源,在永寿产业发展、民生保障、教育帮扶、宣传培训、消费帮扶等领域,无偿投入帮扶资金4800余万元,实施各类帮扶项目70余个;通过贷款形式有偿投入帮扶资金3亿元,实施帮扶项目30余个。在2024年定点帮扶工作国家考核中,中国银行再次荣膺优秀等次。

挂职不但不苦,反倒很美!只因心中有光,便总有前行的方向和动力!这光,源自组织的关心和支持,来自可爱可敬的同事与父老乡亲的赤诚相拥!

我的挂职时间到年底就要结束了,余下的日子里,我将继续迎着光,拥抱这片土地、亲吻这片土地,为它奋斗、为它付出!

(作者系中国银行帮扶队员,永寿县委常委、副县长 姚红良)

编辑:魏娟           责编:晓佳           终审:慕瑜

上一篇:龙凤呈祥付家山
下一篇:没有了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