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韵织锦绣 古韵焕新生——宁强县羌族服饰动态大秀演绎文化传承新篇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唐伟 夏东 时间:2025-11-14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唐伟 夏东)11月13日晚,汉中市宁强县人民广场华灯璀璨、羌韵悠扬,“云上霓裳·羌韵新生”羌族服饰动态大秀在此精彩上演。现代T台化身跨越千年的文化长廊,四大沉浸式篇章串联起羌族的历史脉络、生活图景与时代精神,为现场观众献上一场兼具视觉冲击与文化底蕴的视听盛宴,生动诠释了民族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融合中新生的蓬勃活力。
大秀在古朴悠扬的羌族旋律中拉开帷幕,第一篇章“羌源古韵”率先登场。须发皆白的“老族长”带领身着深色古羌服饰的族人缓步登台,通过情景演绎与舞蹈编排,生动再现了羌族先民迁徙跋涉、祭祀祈福的宏大场景。沧桑的舞步、庄重的仪式感,将观众瞬间带入那段充满敬畏与开拓精神的岁月,唤醒了深藏心底的民族集体记忆。
随着旋律转换,第二篇章“羌情新生”聚焦羌族生活的温情底色。舞台上,身着色彩纷呈传统服饰的男女老少,以生活化的演绎展现了羌族人民劳作耕耘、繁衍生息、喜迎新生的日常场景。满溢的生活气息让非遗文化走出陈列馆,融入烟火人间,既展现了羌族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更让传统文化成为滋养文明新风的鲜活载体。 第三篇章“羌魂岁月”将焦点对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羌绣。身着缀满精美羌绣服饰的姑娘们翩跹起舞,化身“指尖飞花”的绣娘,在灵动舞姿中“再现”一针一线绣制嫁衣的场景。细腻的针法、绚丽的纹样,不仅承载着羌族女子的勤劳善良,更寄托着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让文化传承与个人情感完美交融,极具艺术感染力。
压轴登场的“羌福永恒”篇章,以羌历新年的节庆盛况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欢歌阵阵、舞步翩跹,羌族姑娘绣成嫁衣,小伙盛装迎娶,族人齐聚唱羌歌、跳羌舞、饮咂酒,一派喜庆祥和。尤为亮眼的是,身着传统服饰的百姓与身着现代改良羌族服饰的模特、舞者从舞台两侧共同登台,传统纹样与现代剪裁碰撞,古老元素与时尚设计交融,展现出民族文化兼容并蓄的时代特质。最后,全体演员向观众敬献象征吉祥如意的羌红,在浓郁的民族祝福中,大秀圆满落幕,寓意羌族文化福泽绵长、生生不息。
此次羌族服饰动态大秀,是宁强县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果的生动展示。活动以服饰为载体、文化为内核、戏剧为脉络,成功推动羌族文化从“静态展示”迈向“活态传承”。这场兼具艺术性与传播力的文化盛宴,不仅打造了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IP,更彰显了传统文化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强大生命力,为民族文化的当代转化与创新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宁强样本”。 编辑:西亮 责编:晓佳 终审:慕瑜上一篇:“黄河农韵·魅力乡村”渭南市乡村旅游产业链推进会成功举办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