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相约塞上榆林 共享精彩省运——榆林市筹备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工作纪实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刘攀伟 刘金拿 时间:2020-09-28

022b9b1dea9d271499d79be1f74b4a27.jpeg

建设中的榆林市体育中心。

16907a2af60def6a9ef919c37839883e.jpeg

03f4a8ecf82a7bea6e2bea3203dd3c62.jpeg

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会徽吉祥物发布。

8f11516a3aa14ed71115bc58e2e8258e.jpeg

0299a65461b5adc164a80e28f4a83d6d.jpeg

榆林体育运动学校—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全国业余训练先进单位、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095813f5ab2575f48ddc4ef47271647d.jpeg

2018榆林国际马拉松赛的成功举办,得到国家体育总局和省体育局的高度认可,荣获陕西省体育局最具影响力马拉松赛事奖励,成功入选“2018中国最具影响力马拉松TOP100”,取得当年举办即升级为铜牌赛事殊荣,并成功入选2018榆林十大新闻。

随着省十七运会会徽、吉祥物的发布,将于2022年在榆林举办的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距离我们又近了一步,全省人民对榆林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为了进一步增强做好省十七运会筹备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高标准、高效率推进各项筹办工作,9月9日下午,榆林市筹备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动员大会在榆林市委会议中心召开。

四年一届的省运会是陕西省规模最大、级别最高、影响最广泛的综合性体育盛会,承办如此规模的大型活动和体育盛会,在榆林尚属首次。两年前,在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承办选举会上,榆林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春临代表全市380万父老乡亲向全省人民作出庄严承诺:“给榆林一个机会,还省运一个奇迹”。榆林将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倾全城之情,把省十七运会办成一届绿色、和谐、活力、开放、特色的省运会。

两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十七运会榆林市筹委会精心筹划、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各项筹备工作有力有序。搭建起科学高效有力的工作体系,组建19个工作部室,目前基础筹备工作已全部结束,正紧锣密鼓、周密细致地开展备战训练、开闭幕式策划等工作。打造一流的场馆设施,新建和改造提升体育场馆35个,各类场馆建设项目总投资超过70亿元。每年举办承办国际级赛事4场、国家级赛事10场以上,全面提高大型综合性赛事承办水平,为圆满承办省运会提供了充足的经验和充分的组织与人才保障。构建高效优质、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全力补短板、强功能、提品质,交通、通信等设施大幅改善,城市形象品位实现新提升。从场馆建设到服务配套,从运动员备战到组织工作的开展,榆林力求各项筹备工作做到尽善尽美。此次动员大会的召开,标志着省十七运会筹备工作进入了全面推进的新阶段,“给榆林一个机会,还省运一个奇迹”的美好愿景将加快呈现。

筹备工作有序推进 七大亮点迎省运

省十七运会落地榆林以来,榆林市体育局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落实陕西体育“1155”发展战略,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亮点纷呈。

一是改革顶层设计,打造省运新“模板”。在省十七运会申办之初,榆林就许下庄严承诺——“给榆林一个机会,还省运一个奇迹”。要创造奇迹,就不能完全搞“拿来主义”、照搬其他地市经验,而是要勇于突破、敢为人先。为此,榆林市体育局邀请全国知名大型体育赛事运作管理专家、上海体育学院刘清早教授进行业务指导,在深入研究陕西历届省运会特点和充分调研榆林市情的基础上,为榆林量身打造了一套“如臂使手、如手使指”、灵活高效的筹备工作方案,指导组建“1室1村17部”共19个工作部室,明确事权责任,集中驻会办公,形成了一套科学高效、有力有序的工作体系。

二是竞技体育实现追赶超越。省运会落地榆林,极大地鼓舞了运动健儿的士气,加之科学有效的训练,榆林市代表团在2018年省十六运会夺得金牌291.5枚,位列全省第二,实现了追赶超越的既定目标。2019年首次参加全国青运会并获得5金5银5铜的骄人成绩,实现历史性突破。榆林体育运动学校连续四届被评为“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19年9月被人社部、教育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是近年来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体育运动学校。凭借着在残疾人体育工作方面的突出成绩,2019年12月榆林市体育局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授予“全国残疾人体育先进集体”,这是极其难得的荣誉。

三是体教融合走在全国前列。引进包括8名国家级在内的57名高水平教练员,将其安排在47所中小学和俱乐部等体教融合基地开展训练,培育本土教练员,实现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榆林市体育局与榆林市教育局合作,在全市各县市区试点成立“奥体班”,确保青少年掌握1—2项专项技能。构建以榆林体校精品人才为龙头、体教融合普及与提高为枢纽、社会体育为补充的竞技体育人才“金字塔”,让榆林体育事业后继有人,不断续写新的辉煌。2019年,榆林市体育局作为全国7个体教融合创新工作先进单位之一,被国家体育总局点名汇报榆林体育工作并得到充分肯定。

四是体育基础设施极大提升。以承办省十七运会为抓手,启动榆林体育中心(一场两馆)、水上运动中心、体校迁建等各类场馆建设项目,打造城市体育综合体,弥补榆林没有体育中心的空白。规划建设全国首个省运村,赛后作为榆林高端人才公寓,有效提升城市吸引力。今年4月,榆林被列入第二批“全国20个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城市”,是本批次陕西唯一入选的城市。同时,在市本级打造3—5个、每县区打造1—2个体育公园,作为省十七运会群众先进代表学习观摩的全民健身示范工程,可为群众提供优质公共体育设施,满足百姓健身需求,有效提升群众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数。

五是厚植体育文化、形成省运遗产。致力于将榆林体育事业发展成果巩固并加以有效传承,榆林市体育局联合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开展《榆林体育史》《榆林市国民体质健康指导白皮书》《榆林体育运动学校“和雅文化”教材》等系列课题项目研究,研究成果将作为省十七运会的文化献礼,为榆林体育文化留下珍贵遗产。

六是以“精品”和“特色”为引擎,丰富群体赛事活动,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坚持以榆林国际马拉松、榆林国际沿黄公路自行车赛等精品赛事和“一县一品”特色赛事为引领,每年举办4个国际级、10个国家级、市级240场以上的群体赛事活动,满足群众近距离观赏高水平体育赛事和主动参与全民健身活动需求。尤其是榆林国际马拉松赛首次举办就被评为铜牌赛事,“从沙漠跑向绿洲”成为众多马拉松爱好者的难忘记忆,网络点击率突破107万,有望被评为全国银牌赛事。

七是“体育+”“+体育”的乘数效应日渐彰显。把“体育+旅游”作为体育产业发展的创新点,形成“沿着景点办比赛、跟着赛事去旅游”的新经济增长点,据统计,去年各类体育赛事拉动消费1.74亿元,仅“榆马”一项比赛便带动消费870余万元,赛前榆林城区的酒店几乎全部住满,赛事背后,是对衣食住行各个行业强大的消费带动力。此外,榆林市体育局大力推进体医融合,联合榆林市卫健委举办开具运动处方师资培训,授予榆林二院和榆林颈肩腰腿痛康复医院“体医结合示范医院”称号,发挥体育运动在疾病预防、健康促进、康复治疗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迎全运备省运 齐抓共建促落实

第十四届全运会2021年在陕西举行,榆林将承办拳击和男排2项赛事。2022年第十七届省运会,将是陕西继2021年第十四届全运会之后举办的又一场体育盛宴,是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又一次集中展示,意义十分重大,使命格外光荣。同时对于推动榆林经济社会和体育事业全面发展,打造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城市名片,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实现追赶超越具有重要意义。

第十四届全运会拳击、男子排球比赛场馆(榆林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馆)在榆林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及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已于2020年6月30日顺利竣工,保质保量、圆满按期完成了建设任务。

在按时保障十四运会场馆建设的情况下,省运会“两中心”建设也如期稳步推进。榆林市体育中心、会展中心项目是榆林市重点民生建设项目,是打造榆林科创新城核心区的标志性工程之一。

体育中心以承接专业赛事为目标,根据不同赛事可变换不同场地,体现功能的适应性与可变性;建成后将提供开放式休闲健身公园、篮球公园、网球场等体育设施,最大限度发挥全民健身功能;根据不同场馆功能满足举办省运会赛事要求,同时作为甲级场馆竞赛要求,可以承办全国性和国际单项比赛。体育中心建成后是一座集全民体育、文化活动、商业设施、青少年体育培训于一体的公益性综合体育场地和休闲健身场所。会展中心以举办国内外大型展览为主,配套宴会厅及相应功能,同时承担着省十七运期间欢迎中心、抵离服务中心、医疗服务中心、安保中心、会议中心、志愿者服务中心、兴奋剂检测中心、媒体发布中心、赛事指挥中心等“赛事九中心”后勤保障任务。

办好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相关赛事和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不仅能带动榆林体育和旅游事业发展,也能全方位展示榆林城市良好形象。榆林市将全力做好各项筹备工作,强化资源统筹,科学合理安排,确保按期高质量、高标准完成相关场馆建设任务。在此基础上,榆林市将认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科学谋划、系统部署,进一步完善场馆建设运营方案,坚持市场化运作模式,使场馆在赛后最大限度发挥社会效益,提高利用率,助推榆林体育事业迈上新的台阶。

全民参与激情奉献 共迎省运展新姿

充满绿意的榆林街头,五彩的鲜花迎接八方来客……为打造“最精彩、最圆满、最成功、最难忘”的省运会,榆林市筹备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动员会上市民代表贺沙莲向全市人民发出倡议,讲文明、树新风,将“人人当好东道主、我为省运作贡献”的口号作为弘扬榆林魅力的契机。

全民参与,共迎省运。在动员会结束当日,省十七运会官方网站(http://17.ylrb.com)暨融媒体平台开通仪式在榆林市传媒中心演播厅正式开通。

据了解, 网站暨融媒体平台的正式开通,是继省十七运会会徽、吉祥物发布后,榆林筹备工作取得的又一阶段性成果。

目前,省十七运会官网及官方微信号、微博、抖音号、快手号、火山号、头条号七大平台如期开通,并实现试运行。其中,官方网站有网页版、手机版2种浏览模式,开设了“新闻中心”“群众体育”“省运故事”等20多个专栏,将以最快的速度把省十七运会新闻信息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立体全面地展现。还开设了“榆林概况”“玩转榆林”“文化旅游”等专栏,全面介绍榆林风土人情,展示榆林新貌。同时与全运会官网链接,让网民在浏览省运会的同时,也了解全运会的信息。连日来,榆林市体育局以“我要上全运、迎省运”为主题组织体育书画展等各项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踊跃参与的体育文娱活动充分展示迎全运备省运的浓厚氛围。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不论是对于运动员还是举办城市,省运会都是时代赋予这座城市和人民的光荣使命和历史检验。四年磨一剑,榆林将大力弘扬延安精神、榆林治沙精神和体育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只争朝夕、真抓实干,迎全运、备省运,不断续写榆林体育新辉煌,奋力谱写新时代榆林追赶超越新篇章!刘攀伟 刘金拿

编辑:张瑞琪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