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言道|一周内,习近平两次谈人工智能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时间:2025-05-03
中新网4月30日电 题:一周内,习近平两次谈人工智能 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调研时强调,“发展人工智能前景广阔”。 这是一周内,总书记第二次公开谈及人工智能。 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部署。 当前,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如何推动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占领先机、赢得优势?总书记近期提到的几个关键词,意涵深远。 ——正视差距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实现整体性、系统性跃升,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位居全球首位,已累计培育400余家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今年以来,中国大模型更是引发国际热议。 新成果不断涌现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国人工智能“在基础理论、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弱项”。 他强调,“要正视差距、加倍努力”。 具体怎么做?总书记指出—— “必须在基础理论、方法、工具等方面取得突破”“集中力量攻克高端芯片、基础软件等核心技术”“构建自主可控、协同运行的人工智能基础软硬件系统”…… 方向上布局,路径上落子。 ——培养人才 “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此次在上海“模速空间”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同参加沙龙的青年创新人才亲切交流。 面对这些年轻人,总书记说“寄希望于你们”。 推动人工智能长远发展,离不开一批高层次人才支撑。如何培养更多人工智能人才?在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的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明确要求。 “完善人工智能科研保障、职业支持和人才评价机制,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和全社会通识教育,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人才。” 从制度保障到人才培育体系,既着眼当下需求,也为未来积蓄力量。 ——突出应用 此次在上海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有一项特别的安排。他走进人工智能产品体验店,详细了解产品功能和市场行情,还饶有兴致地戴上智能眼镜亲身体验。 对于人工智能的应用,习近平总书记尤为关心。 早在2018年,总书记就提出要“推动人工智能在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深度运用”。 在近期这两次讲话中,总书记强调“突出应用导向”“努力开发更多安全可靠的优质产品”。 让科技为人类造福的理念,贯穿其中。 新技术的应用,也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新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人工智能和产业发展融合”“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速各领域科技创新突破”。 话语背后,是对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 “机会稍纵即逝,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曾对科技创新作出重要判断。 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总书记此次考察时再次强调“要抢抓机遇”。 |出品人:陈陆军 |总监制:张明新 |总策划:俞岚 |策划:吴庆才 |统筹:马学玲 阚枫 |执笔:袁秀月 |校对:邵萌 |视觉:李伊璐 |中国新闻网“习言道”工作室出品 编辑:晓佳上一篇:第一观察 | 以开放合作的胸怀汇聚团结进步的势能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