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镜头丨绿茵场上的嘱托 来源:新华社 作者:商婧 颜之宏 时间:2022-05-20
点击上方图片链接观看视频 “你叫什么名字?从哪个城市来呀?” “我叫童佳鑫,从厦门来。” “我也在厦门工作过一段时间,要好好训练,加油!” 2017年7月5日,德国柏林奥林匹亚体育场阳光灿烂,绿草如茵。来自中德两国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即将开始一场友谊赛。 正在德国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同时任德国总理默克尔走到场内,同双方小球员亲切交流。 “你们是中德足球事业发展的希望,也是中德两国友好合作事业的接班人。希望你们发扬团结拼搏精神,学习和交流足球技巧,成为好朋友、好伙伴。”习近平主席深情寄语小球员。 绿茵场上,分别身着红、白两色球衣的小球员们你争我夺、激烈拼抢,尽情奔跑、挥洒汗水。 观众席上,习近平主席同默克尔总理为两国小球员们加油助威,还不时微笑着交流观赛感受。 习近平主席说,中德两国足球合作正在不断深入推进。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德足球合作一定会结出更多硕果。 几天后,在柏林南部维尔纳·塞伦宾德尔运动公园足球场上,童佳鑫和队友们又和德国小球员来了一场“雨中酣战”。 “他们的传送配合非常厉害,不是只顾自己低头带球。”来自厦门市人民小学的童佳鑫告诉记者,“尽管未能取胜,我依然很享受整个比赛过程。” 当时任职于德国足协国际交流部的托比亚斯·温特注意到,德国总理和到访的习近平主席专程来到现场,在柏林奥林匹亚体育场观看中德青少年足球队友谊赛,“这种重视和关心从整个世界来看,都是不同寻常的”。 习近平主席曾这样谈及他对足球运动的理解:“足球是一项讲究配合的集体运动,个人能力固然重要,但团队合作才是决定比赛结果的关键。这是我爱好足球运动的原因之一。” 作为“世界第一运动”,足球教人以团结协作、不惧挑战、拼搏奋进。作为一种“世界语言”,足球架设起不同民族、文化沟通的桥梁,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5年来,童佳鑫没有忘记习近平主席的嘱托,坚持参加校园足球训练,风雨无阻,日日如初。即使在比赛中意外受伤,也未曾改变足球少年的初心。在他的床头,一直放着2017年在德国比赛时与习近平主席的合影。 “每当看到这张合影时,我就鼓励自己决不放弃。”童佳鑫说。 时间是忠实的记录者,镌刻着执政者奋进的步伐。4月18日起,新华社开设“近镜头•温暖的瞬间”栏目,精心选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精彩瞬间,讲述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温暖故事。 更多阅读,请点击 总策划:傅华 总监制:张宿堂 策划:孙承斌 陈二厚 监制:赵承 刘洁 孙志平 陈凯星 霍小光 赖向东 樊华 齐慧杰 统筹:李忠发 吴丹 黄玥 文字:商婧 颜之宏 摄影:王晔 音频:吴炜玲 董琳娜 视觉:毕晓洋 李京 设计:焦旭锋 殷哲伦 马发展 协调:胡若晗 王晓曈 推广:李明 赵鹏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编辑:晓佳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